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公安工作论文--治安工作论文

候机楼异常行为识别对策研究--以上海虹桥机场为例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导论第11-21页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3页
        (一)研究背景第11-12页
        (二)研究意义第12-13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第13-18页
        (一)国外研究现状第14-16页
        (二)国内研究现状第16-17页
        (三)述评第17-18页
    三、研究方法第18-19页
    四、研究重点、难点以及可能的创新点第19-20页
        (一)研究重点第19页
        (二)研究难点第19页
        (三)创新点第19-20页
    五、本文思路框架结构第20-21页
第一章 候机楼异常行为识别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第21-33页
    一、候机楼异常行为识别相关概念界定第21-26页
        (一)异常行为第21页
        (二)候机楼范围内异常行为第21-26页
    二、候机楼异常行为识别的理论基础第26-33页
        (一)公共危机管理理论第26-28页
        (二)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第28-30页
        (三)心理动力学理论第30-33页
第二章 我国候机楼异常行为识别现状第33-43页
    一、候机楼异常行为的危害及诱致缘由第33-35页
        (一)危害国家政治安全第34页
        (二)危害社会经济发展第34页
        (三)危害人民身心健康第34-35页
    二、候机楼异常行为识别发展的总体状况第35-38页
    三、候机楼异常行为识别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38-43页
        (一)管理的意识和理念落后第38-40页
        (二)管理体制不健全第40页
        (三)社会力量参与管理不到位第40-41页
        (四)应急机制不科学第41-43页
第三章 民航机场异常行为识别的国内外经验借鉴第43-47页
    一、国外民航机场异常行为识别的经验第43-44页
    二、国内其他地区民航机场异常行为识别的经验第44页
    三、启示第44-47页
第四章 上海虹桥机场完善候机楼异常行为识别的对策建议第47-63页
    一、虹桥机场异常行为识别现状第47-54页
        (一)主要情况第47-48页
        (二)候机楼异常行为识别工作的特点第48-49页
        (三)目前采取的有效措施第49-51页
        (四)目前工作的难点第51页
        (五)取得的成绩第51-54页
    二、完善异常行为识别相关对策第54-63页
        (一)坚持抓好“三基”建设第54-55页
        (二)建立安全管控体系第55-56页
        (三)完善识别后预案处置程序第56-57页
        (四)建立基本异常行为识别体系第57-58页
        (五)机场内部建立全方位信息渠道第58-60页
        (六)形成全民反恐的社会治理格局第60-61页
        (七)加强反恐立法的顶层设计第61页
        (八)完善隐患查改机制第61-62页
        (九)推进新技术运用第62-63页
结论与展望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6页
致谢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无人机倾斜摄影在城市雨洪风险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论乡贤在民间调解中的作用--基于江西省共青城市乡贤调解实践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