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贵重金属论文--金论文

新疆新源县卡特巴阿苏金矿床黄铁矿和金矿物特征及地质意义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引言第10-15页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1 黄铁矿研究现状第11页
        1.2.2 研究区勘查与研究进展第11-13页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13页
    1.4 工作量统计第13-15页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第15-24页
    2.1 地层第15-18页
    2.2 构造第18-22页
        2.2.1 断裂第19-22页
        2.2.2 褶皱第22页
    2.3 岩浆岩第22-24页
第3章 矿区及矿床地质特征第24-41页
    3.1 矿区地层第24页
    3.2 矿区构造第24-25页
    3.3 矿区岩浆岩第25-27页
    3.4 矿体特征第27-31页
    3.5 矿石特征第31-34页
        3.5.1 矿石矿物成分第31页
        3.5.2 矿石化学组分第31-32页
        3.5.3 矿石结构构造第32-34页
    3.6 围岩蚀变及矿化特征第34-35页
    3.7 成矿期与成矿阶段第35-41页
        3.7.1 热液成矿期第36-39页
        3.7.2 表生氧化期第39-41页
第4章 黄铁矿标型特征第41-55页
    4.1 晶形、粒度及破碎程度第41-42页
    4.2 反射率、反射色和硬度第42-45页
    4.3 黄铁矿热电性第45-48页
        4.3.1 黄铁矿热电性参数的垂向分带第46-47页
        4.3.2 黄铁矿热电性对成矿温度计算第47-48页
    4.4 元素特征值及地球化学意义第48-55页
        4.4.1 主量元素及ω(Fe)/ω(S+As)特征第48-52页
        4.4.2 微量元素特征第52-55页
第5章 金的赋存状态和金矿物特征第55-63页
    5.1 金的赋存状态讨论第55-56页
    5.2 自然金矿物特征第56-63页
        5.2.1 粒度、形态、嵌布特征第56-58页
        5.2.2 化学成分第58-61页
        5.2.3 成色第61-63页
第6章 地质意义探讨第63-66页
    6.1 成矿年代第63-64页
    6.2 成矿温度第64页
    6.3 成矿深度第64-65页
    6.4 矿床成因第65-66页
结论第66-68页
致谢第68-70页
参考文献第70-7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武定-易门地区铁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研究
下一篇:南海东北部兴宁凹陷始新统地震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