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纹在丝绸女包中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 第10-11页 |
1.1.1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页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页 |
1.4 论文的创新点、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 | 第12-13页 |
1.4.1 创新点 | 第12-13页 |
1.4.2 重点 | 第13页 |
1.4.3 难点 | 第13页 |
1.4.4 关键问题 | 第13页 |
1.5 小结 | 第13-14页 |
第二章 水纹的概述 | 第14-25页 |
2.1 水纹的起源 | 第14-15页 |
2.2 水纹的典型造型 | 第15-18页 |
2.2.1 水波纹 | 第15-16页 |
2.2.2 漩涡纹 | 第16-17页 |
2.2.3 海涛纹 | 第17-18页 |
2.3 水纹的应用发展 | 第18-24页 |
2.3.1 水纹在陶瓷器中的应用发展 | 第18-20页 |
2.3.2 水纹在金属器皿中的应用发展 | 第20-21页 |
2.3.3 水纹在石刻装饰中的应用发展 | 第21-22页 |
2.3.4 水纹在服饰中的应用发展 | 第22-24页 |
2.4 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水纹的现代性表述 | 第25-31页 |
3.1 传统水纹传达文化内涵 | 第25-26页 |
3.2 抽象演化展现水纹魅力 | 第26-27页 |
3.3 现代科技颠覆传统思维 | 第27-30页 |
3.4 小结 | 第30-31页 |
第四章 丝绸女包的造型特征与发展趋势 | 第31-37页 |
4.1 丝绸女包的概述 | 第31页 |
4.2 丝绸女包的造型特征 | 第31-33页 |
4.2.1 仿生联想造型特征 | 第32页 |
4.2.2 形体变化造型特征 | 第32-33页 |
4.3 丝绸女包的发展趋势 | 第33-36页 |
4.3.1 造型结构对称化 | 第33-34页 |
4.3.2 装饰纹样年轻化 | 第34-35页 |
4.3.3 工艺形式多样化 | 第35-36页 |
4.4 小结 | 第36-37页 |
第五章 水纹在丝绸女包中的设计方法 | 第37-44页 |
5.1 图案设计方法 | 第37-38页 |
5.1.1 扭曲变形 | 第37页 |
5.1.2 拟人拟物 | 第37-38页 |
5.1.3 同构图形 | 第38页 |
5.2 色彩设计方法 | 第38-40页 |
5.2.1 色彩对比 | 第38-39页 |
5.2.2 色彩调和 | 第39-40页 |
5.3 工艺设计方法 | 第40-42页 |
5.3.1 烫钻工艺 | 第40-41页 |
5.3.2 珠绣工艺 | 第41-42页 |
5.3.3 综合工艺 | 第42页 |
5.4 小结 | 第42-44页 |
第六章 水纹在丝绸女包中的设计实践 | 第44-73页 |
6.1 设计主题一:《赋·情韵》 | 第44-51页 |
6.1.1 设计定位 | 第44-46页 |
6.1.2 创新设计 | 第46-51页 |
6.2 设计主题二:《幻·奇漩》 | 第51-58页 |
6.2.1 设计定位 | 第51-53页 |
6.2.2 创新设计 | 第53-58页 |
6.3 设计主题三:《缘·水流》 | 第58-64页 |
6.3.1 设计定位 | 第58-60页 |
6.3.2 创新设计 | 第60-64页 |
6.4 应用实践 | 第64-71页 |
6.4.1 制作材料 | 第64-65页 |
6.4.2 制作过程 | 第65页 |
6.4.3 配饰设计 | 第65-67页 |
6.4.4 作品展示 | 第67-71页 |
6.5 小结 | 第71-73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3-74页 |
7.1 研究总结 | 第73页 |
7.2 研究展望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附录A 设计作品 | 第77-86页 |
附录B 图片来源说明 | 第86-90页 |
附录C 硕士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第90-92页 |
致谢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