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土壤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低效工业用地复垦农用土壤典型重金属安全阈值研究

摘要第4-8页
abstract第8-10页
1 绪论第14-25页
    1.1 低效工业用地复垦利用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5页
        1.1.1 国外工业旧场地复垦发展第14-15页
        1.1.2 国内土地复垦发展第15页
    1.2 国外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概述第15-18页
        1.2.1 国际上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制定考虑因素第15-16页
        1.2.2 国外相关土壤标准第16-18页
    1.3 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概述第18-19页
        1.3.1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介绍第18页
        1.3.2 现行标准存在问题第18页
        1.3.3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改进与补充第18-19页
    1.4 土壤-作物重金属关系研究第19-22页
        1.4.1 重金属对作物生物量影响第19-20页
        1.4.2 作物体内重金属富集效应与转运规律第20页
        1.4.3 作物体内重金属与土壤中重金属相关性分析第20页
        1.4.4 影响土壤-作物系统中重金属迁移转化的因素第20-21页
        1.4.5 土壤重金属安全阈值研究进展第21-22页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22页
    1.6 研究内容及路线第22-25页
        1.6.1 研究内容第22-23页
        1.6.2 创新点第23-24页
        1.6.3 研究路线第24-25页
2 实验设计与分析方法第25-31页
    2.1 实验材料第25-26页
    2.2 实验方法第26-30页
        2.2.1 实验设计第26页
        2.2.2 土壤重金属染毒第26-27页
        2.2.3 栽培管理第27-28页
        2.2.4 样品采集、处理及保存第28页
        2.2.5 样品测定第28-30页
    2.3 实验器材第30页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30-31页
3 重金属对作物生物量影响及在作物体内分布特征第31-45页
    3.1 重金属对作物生物量的影响第31-33页
    3.2 作物体内重金属含量分布第33-44页
        3.2.1 作物体内Cd含量分布第33-35页
        3.2.2 作物体内Pb含量分布第35-37页
        3.2.3 作物体内Ni含量分布第37-39页
        3.2.4 作物体内Mn含量分布第39-41页
        3.2.5 作物体内Cr、Hg含量分布第41-44页
    3.3 本章小结第44-45页
4 作物体内重金属累积转运规律研究第45-54页
    4.1 作物各部位重金属转运系数第45-50页
        4.1.1 作物各部位Cd转运系数第45-46页
        4.1.2 作物各部位Pb转运系数第46-47页
        4.1.3 作物各部位Ni转运系数第47-48页
        4.1.4 作物各部位Mn转运系数第48-49页
        4.1.5 作物各部位Cr、Hg转运系数第49-50页
    4.2 作物体内重金属富集规律第50-53页
        4.2.1 作物可食部分Cd富集系数第50页
        4.2.2 作物可食部分Pb富集系数第50-51页
        4.2.3 作物可食部分Ni富集系数第51页
        4.2.4 作物可食部分Mn富集系数第51-52页
        4.2.5 作物可食部分Cr、Hg富集系数第52-53页
    4.3 本章小结第53-54页
5 土壤典型重金属安全阈值研究第54-64页
    5.1 作物可食部分重金属含量与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相关性分析第54-59页
        5.1.1 作物可食部分Cd含量与土壤中Cd含量相关性分析第54-55页
        5.1.2 作物可食部分Pb含量与土壤中Pb含量相关性分析第55-56页
        5.1.3 作物可食部分Ni含量与土壤中Ni含量相关性分析第56-57页
        5.1.4 作物可食部分Mn含量与土壤中Mn含量相关性分析第57-58页
        5.1.5 作物可食部分Cr、Hg含量与土壤中 Cr、Hg 含量相关性分析第58-59页
    5.2 土壤典型重金属安全阈值确定第59-63页
        5.2.1 土壤典型重金属安全阈值确定方法第59-61页
        5.2.2 基于农产品食用安全土壤典型重金属安全阈值第61-63页
    5.3 本章小结第63-64页
6 结论与展望第64-66页
    6.1 结论第64-65页
    6.2 展望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74页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第74-75页
致谢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过氧化钙去除水中卤代甾体类糖皮质激素的效能及机理研究
下一篇:温度和碱度对SCAR处理城市生活污水的效能及其污泥特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