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一、绪论 | 第10-13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13页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第13-15页 |
(一)课表 | 第13-14页 |
(二)课表编排 | 第14-15页 |
三、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第15-24页 |
(一)课表演进的过程 | 第15-16页 |
(二)课表编排遵循的原则 | 第16-18页 |
(三)课表编排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策略 | 第18-22页 |
(四)已有研究对本研究的启示 | 第22-24页 |
四、研究过程与方法 | 第24-28页 |
(一)研究对象的选择 | 第24页 |
(二)研究过程 | 第24-25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25-28页 |
五、课表编排的原理性特征 | 第28-35页 |
(一)遵循学生学习的规律性 | 第28-30页 |
(二)尊重课程功能的价值性 | 第30-31页 |
(三)实现课程内容的关联性 | 第31-32页 |
(四)注重教师之间的合作性 | 第32-33页 |
(五)考虑课程结构的均衡性 | 第33-35页 |
六、课表编排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基于Z中学的案例研究 | 第35-57页 |
(一)Z中学课表编排的具体做法 | 第35-40页 |
(二)课表编排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 第40-57页 |
七、科学编排学校课表的实践策略 | 第57-63页 |
(一)确立明确的课表编排理念 | 第57-58页 |
(二)加强对课表编排的科学研究 | 第58-59页 |
(三)关注学生学习的特性 | 第59-60页 |
(四)正确认识课程的价值和课程间的联系 | 第60-61页 |
(五)广泛征求师生的意见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附录 | 第66-7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