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5页 |
1.1 引言 | 第9-10页 |
1.2 全螺栓连接装配式混凝土结构(BPC结构)组成 | 第10-16页 |
1.3 BPC结构连接构造 | 第16-20页 |
1.3.1 垫块与基础连接 | 第16-17页 |
1.3.2 墙板与垫块连接 | 第17-18页 |
1.3.3 墙内构件连接 | 第18-19页 |
1.3.4 楼板与墙板连接 | 第19页 |
1.3.5 屋架与垫块连接 | 第19-20页 |
1.4 BPC结构特点 | 第20页 |
1.5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研究现状 | 第20-23页 |
1.5.1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及成果 | 第21-22页 |
1.5.2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及成果 | 第22-23页 |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第2章 BPC结构墙体低周往复加载试验研究 | 第25-56页 |
2.1 引言 | 第25页 |
2.2 试验目的及研究内容 | 第25页 |
2.3 试验方案 | 第25-33页 |
2.3.1 试件制作 | 第25-27页 |
2.3.2 试验装置 | 第27-28页 |
2.3.3 试件安装 | 第28-29页 |
2.3.4 加载方案 | 第29-30页 |
2.3.5 测点布置 | 第30-33页 |
2.4 材性试验 | 第33-35页 |
2.4.1 螺栓材性 | 第33-34页 |
2.4.2 混凝土材性 | 第34-35页 |
2.5 试验过程与破坏特征 | 第35-38页 |
2.6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38-45页 |
2.6.1 骨架曲线与承载力分析 | 第38-40页 |
2.6.2 滞回曲线与耗能分析 | 第40-44页 |
2.6.3 刚度分析 | 第44页 |
2.6.4 变形能力及延性分析 | 第44-45页 |
2.7 典型位置处破坏特征 | 第45-49页 |
2.8 接缝工作机制 | 第49-52页 |
2.8.1 水平接缝工作机制 | 第50页 |
2.8.2 竖向接缝工作机制 | 第50-51页 |
2.8.3 橡胶垫圈作用 | 第51-52页 |
2.9 墙体受力分析 | 第52-54页 |
2.10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3章 BPC结构墙体有限元分析 | 第56-95页 |
3.1 引言 | 第56页 |
3.2 BPC结构墙体有限元建模方法 | 第56-81页 |
3.2.1 Abaqus混凝土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 第56-62页 |
3.2.2 三种BPC墙体有限元建模方法 | 第62-73页 |
3.2.3 三种有限元模型结果对比 | 第73-81页 |
3.3 基于壳模型的BPC墙体有限元分析 | 第81-94页 |
3.3.1 模型的修正 | 第81-88页 |
3.3.2 分析结果与试验对比 | 第88-9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94-95页 |
第4章 BPC结构墙体受力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 第95-114页 |
4.1 引言 | 第95页 |
4.2 墙体轴压比影响 | 第95-98页 |
4.2.1 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 | 第95-97页 |
4.2.2 刚度分析 | 第97-98页 |
4.2.3 耗能分析 | 第98页 |
4.3 墙体配筋率影响 | 第98-102页 |
4.3.1 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 | 第99-100页 |
4.3.2 刚度分析 | 第100-101页 |
4.3.3 耗能分析 | 第101-102页 |
4.4 墙板数量影响 | 第102-108页 |
4.4.1 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 | 第103-106页 |
4.4.2 刚度分析 | 第106-107页 |
4.4.3 耗能分析 | 第107-108页 |
4.5 底部螺栓连接影响 | 第108-112页 |
4.5.1 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 | 第108-110页 |
4.5.2 耗能分析 | 第110-111页 |
4.5.3 破坏特征分析 | 第111-112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112-114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14-116页 |
5.1 结论 | 第114-115页 |
5.2 展望 | 第115-116页 |
致谢 | 第116-117页 |
参考文献 | 第117-12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第12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