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 英文摘要 | 第6-7页 | 
| 目录 | 第7-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2页 | 
|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 第9-10页 | 
| ·遥感技术发展历史 | 第10-14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9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方法 | 第19-22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页 | 
|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 第19-22页 | 
|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 第22-29页 | 
| ·沉积岩建造 | 第22-24页 | 
| ·侵入岩建造 | 第24页 | 
| ·区域构造 | 第24-25页 | 
| ·成矿作用初探 | 第25页 | 
| ·典型矿床地质特征 | 第25-29页 | 
| 第三章 遥感数字图像预处理 | 第29-43页 | 
| ·遥感数据源选取 | 第29-30页 | 
| ·图像预处理 | 第30-33页 | 
| ·大气校正 | 第31-32页 | 
| ·几何校正 | 第32-33页 | 
| ·图像镶嵌 | 第33页 | 
| ·图像增强 | 第33-43页 | 
| ·波段选取和假彩色合成 | 第34-36页 | 
| ·边缘增强和纹理分析 | 第36-37页 | 
| ·定向滤波 | 第37-39页 | 
| ·图像融合 | 第39-42页 | 
| ·植被抑制 | 第42-43页 | 
| 第四章 遥感地质找矿信息解译 | 第43-54页 | 
| ·线要素信息解译 | 第43-47页 | 
| ·线要素解译标志 | 第44-46页 | 
| ·线要素解译结果分析 | 第46-47页 | 
| ·环要素信息解译 | 第47-50页 | 
| ·环要素解译标志 | 第48-49页 | 
| ·环要素解译结果分析 | 第49-50页 | 
| ·环要素信息解译 | 第50-51页 | 
| ·色要素信息解译 | 第51页 | 
| ·带要素信息解译 | 第51-54页 | 
| 第五章 遥感蚀变信息提取 | 第54-69页 | 
| ·蚀变异常找矿原理 | 第54-55页 | 
| ·岩石矿物波谱特征 | 第55-58页 | 
| ·岩石遥感光谱特征研究原理 | 第55页 | 
| ·常见矿物岩石反射光谱特征 | 第55-57页 | 
| ·常见矿物岩石发射光谱特征 | 第57-58页 | 
| ·异常信息提取方法 | 第58-61页 | 
| ·面向特征主分量选择法 | 第58-59页 | 
| ·比值法(Band Radio) | 第59-60页 | 
| ·光谱角分类法(SAM,Spectral Angle Mapper) | 第60-61页 | 
| ·ETM+数据遥感羟基铁染蚀变异常提取 | 第61-66页 | 
| ·预处理 | 第61-64页 | 
| ·羟基蚀变异常信息提取 | 第64-65页 | 
| ·铁染蚀变异常信息提取 | 第65-66页 | 
| ·异常分级 | 第66页 | 
| ·ASTER数据遥感蚀变异常提取 | 第66-68页 | 
| ·异常信息提取结果分析 | 第68-69页 | 
| 第六章 遥感综合研究与成矿预测 | 第69-77页 | 
| ·遥感找矿方法 | 第69-70页 | 
| ·典型矿床遥感地质特征 | 第70-72页 | 
| ·预测靶区 | 第72-77页 | 
| ·娄家坞预测区 | 第74页 | 
| ·诸暨双峰尖(漓渚铁矿南面) | 第74-75页 | 
| ·东坞、塔石林预测靶区(漓渚北西) | 第75页 | 
| ·杨家坞、丁家坞、汪家坞预测区 | 第75-76页 | 
| ·诸暨墨城-琢玉村预测区 | 第76-77页 | 
|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 第77-79页 | 
| 参考文献 | 第79-87页 | 
| 致谢 | 第87-88页 | 
| 个人简历与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