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权力视阈下的康区黄金开采--基于四川康定鱼通的调查
|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前言 | 第8-16页 |
| 一、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 二、研究综述 | 第9-13页 |
| (一)观念与社会秩序的相关研究 | 第9-11页 |
| (二)资源开发与权力的相关研究 | 第11-13页 |
| 三、研究设计方案 | 第13-16页 |
| (一)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 (二)研究方法 | 第14页 |
| (三)本文的创新点 | 第14-16页 |
| 第1章 四川康定鱼通地区黄金开采概况 | 第16-36页 |
| 1.1 生态环境、山神与黄金分布 | 第16-23页 |
| 1.1.1 社会、生态环境 | 第16-19页 |
| 1.1.2 鱼通的山神 | 第19-21页 |
| 1.1.3 黄金的分布 | 第21-23页 |
| 1.2 20世纪90年代前的黄金开采 | 第23-28页 |
| 1.2.1 地方政府与采金 | 第23-25页 |
| 1.2.2 宗教与采金 | 第25-26页 |
| 1.2.3 地方势力与采金 | 第26-28页 |
| 1.3 20世纪90年代后的黄金开采 | 第28-34页 |
| 1.3.1 采金技术 | 第28-31页 |
| 1.3.2 采金者 | 第31-33页 |
| 1.3.3 新兴行业 | 第33-34页 |
| 小结 | 第34-36页 |
| 第2章 从神之礼到俗之物 | 第36-47页 |
| 2.1 当地宗教中的黄金及用途 | 第36-39页 |
| 2.1.1 宗教中的黄金 | 第36-38页 |
| 2.1.3 宗教中黄金的用途 | 第38-39页 |
| 2.2 当地观念中的黄金及用途 | 第39-43页 |
| 2.2.1 观念中的黄金 | 第40页 |
| 2.2.2 观念中黄金的用途 | 第40-43页 |
| 2.3 当地生活中的黄金及用途 | 第43-46页 |
| 2.3.1 生活中的黄金来源 | 第43-44页 |
| 2.3.2 生活中黄金的用途 | 第44-46页 |
| 小结 | 第46-47页 |
| 第3章 从神山到矿山 | 第47-61页 |
| 3.1 山神信仰与仪式 | 第47-49页 |
| 3.1.1 鱼通的山神信仰 | 第47-49页 |
| 3.1.2 祭山神仪式 | 第49页 |
| 3.2 开矿的禁忌与仪式 | 第49-57页 |
| 3.2.1 “七宝太子”与“撒金娘娘” | 第50-52页 |
| 3.2.2 开矿仪式与禁忌 | 第52-56页 |
| 3.2.3 对矿难事故的处理 | 第56-57页 |
| 3.3 山神的远去与现代采金 | 第57-59页 |
| 3.3.1 山神信仰的淡化 | 第57-58页 |
| 3.3.3 现代采金 | 第58-59页 |
| 小结 | 第59-61页 |
| 总结 | 第61-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 作者在攻读硕士论文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6-67页 |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