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语表 | 第6-9页 |
中文摘要 | 第9-12页 |
英文摘要 | 第12-15页 |
前言 | 第16-18页 |
文献回顾 | 第18-30页 |
1. HBV研究现状 | 第18-22页 |
2. APOBEC3研究现状 | 第22-28页 |
3. In-Fusion克隆技术 | 第28-30页 |
第一部分 APOBEC3A与HBC融合蛋白的克隆表达及活性鉴定 | 第30-53页 |
1 材料 | 第30-34页 |
1.1 细胞系及质粒 | 第30页 |
1.2 主要仪器设备 | 第30-31页 |
1.3 主要试剂 | 第31-32页 |
1.4 主要试剂配方 | 第32-34页 |
2 方法 | 第34-43页 |
2.1 全长HBc和截短体HBc与APOBEC3A融合蛋白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34-39页 |
2.1.1 HBc144截短体的筛选 | 第34-35页 |
2.1.2 目的基因的扩增 | 第35-36页 |
2.1.3 酶切及连接 | 第36-37页 |
2.1.4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37-38页 |
2.1.5 转化 | 第38页 |
2.1.6 质粒提取 | 第38-39页 |
2.2 细胞培养和质粒转染 | 第39-40页 |
2.3 蛋白样品的制备 | 第40页 |
2.4 BCA法蛋白定量 | 第40页 |
2.5 Westernblot检测融合蛋白的表达 | 第40-41页 |
2.6 免疫荧光 | 第41-42页 |
2.7 胞嘧啶脱氨酶活性实验 | 第42-43页 |
2.8 统计学分析 | 第43页 |
3 结果 | 第43-51页 |
3.1 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筛选HBc144截短体 | 第43-44页 |
3.2 融合蛋白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 第44-48页 |
3.2.1 融合蛋白编码序列的设计 | 第44-45页 |
3.2.2 目的基因PCR产物获取 | 第45-46页 |
3.2.3 酶切A3A质粒制备pcDNA3.0载体 | 第46页 |
3.2.4 pcDNA3.0质粒图谱 | 第46页 |
3.2.5 融合蛋白表达载体构建示意图 | 第46-47页 |
3.2.6 融合蛋白表达载体测序验证 | 第47-48页 |
3.3 融合蛋白在细胞中的表达及定位 | 第48-50页 |
3.3.1 Westernblot法检测融合蛋白表达 | 第48-49页 |
3.3.2 融合蛋白在HEK293T细胞内的定位 | 第49-50页 |
3.4 融合蛋白脱氨基活性鉴定 | 第50-51页 |
4 讨论 | 第51-53页 |
第二部分 APOBEC3A与HBC融合蛋白的抗病毒作用研究 | 第53-66页 |
1 材料 | 第53-54页 |
1.1 细胞系及质粒 | 第53页 |
1.2 主要仪器设备 | 第53-54页 |
1.3 主要试剂 | 第54页 |
2 方法 | 第54-59页 |
2.1 细胞培养与质粒转染 | 第54-55页 |
2.2 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HBsAg、HBeAg的表达水平 | 第55-56页 |
2.3 细胞裂解液中HBVDNA的提取 | 第56页 |
2.4 实时定量PCR检测细胞裂解液中HBVDNA水平 | 第56-57页 |
2.5 CCK8检测细胞毒性作用 | 第57页 |
2.6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 | 第57-58页 |
2.7 免疫荧光 | 第58-59页 |
2.8 统计学分析 | 第59页 |
3 结果 | 第59-64页 |
3.1 融合蛋白在细胞中的表达定位 | 第59页 |
3.2 融合蛋白对细胞的毒性作用 | 第59-60页 |
3.3 细胞上清液中HBsAg、HBeAg的表达水平 | 第60-62页 |
3.4 融合蛋白对细胞裂解液中HBVDNA的抑制作用 | 第62-63页 |
3.5 融合蛋白对细胞周期的影响 | 第63-64页 |
4 讨论 | 第64-66页 |
小结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4页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