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普通病房探视人员对室内空气品质影响模拟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1.2.1 病房内人员热舒适性的探讨 | 第12-13页 |
1.2.2 病房控制污染物传播的措施 | 第13-14页 |
1.2.3 室内污染物的控制 | 第14-17页 |
第二章 病房热环境及污染物分布的调研 | 第17-25页 |
2.1 样本选择 | 第17-18页 |
2.2 调查问卷 | 第18-19页 |
2.3 现场调查方法 | 第19-20页 |
2.4 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20-24页 |
2.4.1 受访者基本信息 | 第20-22页 |
2.4.2 调查访问结果反馈 | 第22-24页 |
2.5 实地测量 | 第24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数值模拟基础 | 第25-35页 |
3.1 控制方程的选定 | 第25-28页 |
3.1.1 连续性方程 | 第25页 |
3.1.2 湍流模型 | 第25-28页 |
3.2 离散方程的求解方法 | 第28-31页 |
3.2.1 离散格式 | 第28-29页 |
3.2.2 离散方程的求解 | 第29-31页 |
3.3 人员移动模拟 | 第31-34页 |
3.3.1 动网格简介 | 第31页 |
3.3.2 动网格更新方法 | 第31-33页 |
3.3.3 udf编译 | 第33页 |
3.3.4 动网格求解器设定 | 第33-34页 |
3.3.5 编译型UDF和解释型UDF | 第3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四章 夏季病房模型通风参数及模型尺寸设定 | 第35-43页 |
4.1 沈阳气候条件 | 第35页 |
4.2 夏季模型参数设定 | 第35-41页 |
4.2.1 物理模型基本假设 | 第35-36页 |
4.2.2 病房参数计算 | 第36-38页 |
4.2.3 模型及边界条件设定 | 第38-41页 |
4.3 新风量确定 | 第4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五章 夏季病房气流组织模拟结果 | 第43-79页 |
5.1 模拟所用数学模型 | 第43页 |
5.2 网格生成 | 第43-44页 |
5.3 松弛系数与收敛标准 | 第44页 |
5.4 夏季不同气流组织模拟结果 | 第44-66页 |
5.4.1 夏季温度场模拟结果分析 | 第45-55页 |
5.4.2 夏季病房内不同气流组织的速度云图 | 第55-66页 |
5.5 夏季病房内不同气流组织空气龄模拟结果 | 第66-72页 |
5.5.1 模拟方法 | 第66-67页 |
5.5.2 空气龄模拟结果 | 第67-72页 |
5.6 模拟模型调整与优化 | 第72-77页 |
5.6.1 优化模型及参数设置 | 第72-73页 |
5.6.2 模拟结果优化分析 | 第73-77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77-79页 |
第六章 病房内污染物分布及人员活动的影响 | 第79-95页 |
6.1 问题假设 | 第79页 |
6.2 探视人员活动对室内流场的影响 | 第79-85页 |
6.2.1 动网格UDF编译 | 第80页 |
6.2.2 模拟结果与分析 | 第80-85页 |
6.3 探视人员活动对污染物分布的影响 | 第85-89页 |
6.4 探视人员为污染源的情况分析 | 第89-93页 |
6.5 局部通风后的污染物分布 | 第93-94页 |
6.6 本章小结 | 第94-95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95-97页 |
7.1 结论 | 第95-96页 |
7.2 展望 | 第96-97页 |
参考文献 | 第97-101页 |
作者简介 | 第101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01-103页 |
致谢 | 第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