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6页 |
1.2.1 钛合金切削刀具 | 第10-12页 |
1.2.2 钛合金传统切削冷却方法 | 第12页 |
1.2.3 低温加工技术 | 第12-13页 |
1.2.4 低温条件下硬质合金刀具切削性能 | 第13-14页 |
1.2.5 低温条件下钛合金切削性能 | 第14-15页 |
1.2.6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5-16页 |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 | 第16-17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16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第2章 CMP未涂层硬质合金刀片的制备 | 第17-24页 |
2.1 引言 | 第17页 |
2.2 硬质合金刀片抛光处理 | 第17-18页 |
2.2.1 化学机械抛光工艺简介 | 第17页 |
2.2.2 CMP未涂层硬质合金刀片的制备原理 | 第17-18页 |
2.3 硬质合金刀片CMP抛光实验 | 第18-23页 |
2.3.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第19-20页 |
2.3.2 抛光参数的合理选取 | 第20-21页 |
2.3.3 抛光液的制备及刀片清洗 | 第21页 |
2.3.4 CMP未涂层硬质合金刀片表面粗糙度及形貌对比分析 | 第21-23页 |
2.4 小结 | 第23-24页 |
第3章 抛光未涂层硬质合金刀片低温加工钛合金的切削力分析 | 第24-38页 |
3.1 引言 | 第24页 |
3.2 切削力实验方案设计 | 第24-28页 |
3.2.1 实验方案 | 第24-26页 |
3.2.2 实验装置与测量设备 | 第26页 |
3.2.3 实验数据采集 | 第26-28页 |
3.3 常/低温冷却条件下切削参数对切削力的影响分析 | 第28-32页 |
3.4 切削力的方差分析 | 第32-35页 |
3.5 切削力经验模型的建立 | 第35-36页 |
3.6 小结 | 第36-38页 |
第4章 抛光未涂层硬质合金刀片低温加工钛合金的耐用度分析 | 第38-54页 |
4.1 引言 | 第38页 |
4.2 刀片耐用度实验方案设计 | 第38-41页 |
4.2.1 实验方案 | 第38-39页 |
4.2.2 实验装置与测量设备 | 第39-40页 |
4.2.3 实验数据采集 | 第40-41页 |
4.3 刀片耐用度经验模型的建立 | 第41-42页 |
4.4 刀片切削寿命对比分析 | 第42-44页 |
4.5 刀片磨损形貌及磨损机理对比分析 | 第44-52页 |
4.5.1 刀片磨损的产生及其作用机理 | 第44-45页 |
4.5.2 刀片的主要磨损形式及机理分析 | 第45-48页 |
4.5.3 常/低温高速切削钛合金刀片的磨损形貌及磨损机理对比分析 | 第48-52页 |
4.6 小结 | 第52-54页 |
第5章 抛光未涂层硬质合金刀片低温加工钛合金的加工表面质量分析 | 第54-64页 |
5.1 引言 | 第54页 |
5.2 加工表面质量实验方案设计 | 第54-55页 |
5.3 工件表面粗糙度对比分析 | 第55-59页 |
5.3.1 表面粗糙度实验数据采集 | 第55-56页 |
5.3.2 常/低温冷却条件下切削参数对工件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分析 | 第56-58页 |
5.3.3 工件表面粗糙度经验模型的建立 | 第58-59页 |
5.4 工件表面硬化率对比分析 | 第59-63页 |
5.4.1 工件表面硬度实验数据采集 | 第59-61页 |
5.4.2 常/低温冷却条件下切削参数对工件表面硬化率的影响分析 | 第61-63页 |
5.5 小结 | 第63-64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