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电气化、电能应用论文--电力拖动(电气传动)论文--控制系统论文--同步旋转及随动系统论文

基于蚁群算法伺服系统控制参数的研究应用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绪论第8-14页
    1.1 选题背景第8-9页
    1.2 研究意义第9-10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总结第10-12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2页
    1.4 论文研究内容及结构第12-14页
        1.4.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2页
        1.4.2 论文章节安排第12-14页
2 伺服进给系统动力学建模第14-31页
    2.1 伺服进给系统第14-15页
        2.1.1 伺服进给系统简介第14页
        2.1.2 伺服进给系统控制方式第14-15页
    2.2 伺服进给系统伺服电机模型第15-18页
    2.3 伺服进给系统控制器模型第18-24页
        2.3.1 PID控制器基本原理第18-19页
        2.3.2 基于伺服进给系统PID控制器模型第19-24页
    2.4 伺服进给系统机械传动模型第24-28页
    2.5 伺服进给系统整体性模型第28-30页
    2.6 本章小结第30-31页
3 伺服进给系统稳定性分析第31-38页
    3.1 相对稳定性分析第31-33页
        3.1.1 相角裕度第32页
        3.1.2 幅值裕度第32-33页
    3.2 绝对稳定性分析第33页
    3.3 区间多项式稳定性分析第33-36页
        3.3.1 Kharitonov定理第33-34页
        3.3.2 基于Kharitonov定理伺服系统稳定性分析第34-36页
    3.4 伺服电机力矩与速度约束第36-37页
    3.5 本章小结第37-38页
4 伺服进给系统参数优化第38-52页
    4.1 伺服进给系统PID参数特性分析第38-41页
        4.1.1 位置环控制器比例增益特性曲线第38-39页
        4.1.2 速度环控制器比例增益特性曲线第39-40页
        4.1.3 速度环控制器积分增益特性曲线第40-41页
    4.2 基于蚁群算法的模型构建第41-49页
        4.2.1 蚁群算法基本思想第41页
        4.2.2 爬行路径构建第41-43页
        4.2.3 适应函数构建第43-46页
        4.2.4 路径节点选取第46页
        4.2.5 信息素更新第46-49页
    4.3 基于蚁群算法伺服进给系统优化模型第49-50页
    4.4 本章小结第50-52页
5 蚁群算法伺服控制参数优化实验第52-60页
    5.1 开放式精密运动实验平台第52-53页
    5.2 圆周运动伺服控制参数优化实验第53-56页
        5.2.1 圆周运动伺服进给系统参数设置第53-54页
        5.2.2 圆周运动优化实验结果第54-56页
    5.3 任意曲线伺服控制参数优化实验第56-59页
        5.3.1 任意曲线伺服进给系统参数设置第56页
        5.3.2 ∞字形运动优化实验结果第56-59页
    5.4 本章小结第59-60页
6 总结与展望第60-62页
    6.1 本文总结第60页
    6.2 本课题展望第60-62页
参考文献第62-68页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清单第68-70页
致谢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西安城市公路隧道空气污染物浓度分布及通风方式研究
下一篇:不可切除的Masaoka-Koga Ⅲ-Ⅳ期胸腺瘤的生存及预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