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1.1 引言 | 第9页 |
1.2 柴油机PM排放与控制 | 第9-13页 |
1.2.1 柴油机PM生成及危害 | 第9-10页 |
1.2.2 柴油机排放法规 | 第10-12页 |
1.2.3 柴油机排放控制技术 | 第12-13页 |
1.3 DPF技术 | 第13-17页 |
1.3.1 DPF滤芯 | 第13-14页 |
1.3.2 DPF过滤机理 | 第14-16页 |
1.3.3 DPF再生技术 | 第16-17页 |
1.4 NTP降低柴油机PM排放的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第二章 NTP再生DPF的技术原理 | 第19-24页 |
2.1 NTP的特点及产生 | 第19-20页 |
2.2 NTP的化学反应过程 | 第20-21页 |
2.3 NTP再生DPF的化学反应机理 | 第21-2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排气余热辅助NTP再生DPF的试验研究 | 第24-39页 |
3.1 PM捕集试验 | 第24-25页 |
3.2 DPF再生试验 | 第25-28页 |
3.2.1 试验系统 | 第25-28页 |
3.2.2 试验方法 | 第28页 |
3.3 O_3分解试验 | 第28-29页 |
3.4 热重试验 | 第29页 |
3.5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29-37页 |
3.5.1 PM的氧化分解 | 第29-31页 |
3.5.2 DPF内部温度变化 | 第31-33页 |
3.5.3 热重分析 | 第33-35页 |
3.5.4 活化能分析 | 第35-37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四章 再生初始温度对排气余热辅助NTP再生DPF的影响 | 第39-50页 |
4.1 试验系统和方法 | 第39-41页 |
4.1.1 PM捕集试验 | 第39-40页 |
4.1.2 DPF再生试验 | 第40-41页 |
4.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41-48页 |
4.2.1 DPF捕集特性及积碳加载量计算 | 第41-43页 |
4.2.2 DPF再生的氧化产物 | 第43-44页 |
4.2.3 DPF的再生效果 | 第44-45页 |
4.2.4 DPF内部温度变化 | 第45-48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第五章 PM捕集量对排气余热辅助NTP再生DPF的影响 | 第50-57页 |
5.1 试验系统和方法 | 第50-51页 |
5.1.1 PM捕集试验 | 第50页 |
5.1.2 DPF再生试验 | 第50-51页 |
5.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51-56页 |
5.2.1 DPF再生产物 | 第51-53页 |
5.2.2 DPF轴向温度变化 | 第53-54页 |
5.2.3 DPF内部温度梯度 | 第54-56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 第57-59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57-58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