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949年)论文

中国企业与外国资本--汉冶萍公司对日借款研究(1896-1931)

中文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绪论第12-28页
    一、选题缘起第12-13页
    二、概念范围界定第13-14页
    三、研究回顾第14-24页
    四、研究方法第24页
    五、文章内容第24-28页
        (一) 重点、难点与创新点第24-25页
        (二) 章节内容第25-28页
第一章 汉冶萍公司对日债务关系的起源及深化(1898—1907)第28-53页
    第一节 汉冶萍公司早期的资本环境与融资活动第28-33页
        一、“进口替代”战略下钢铁冶炼的起步第28-30页
        二、汉阳铁厂早期的融资活动第30-33页
    第二节 中日之间煤铁互售合同的成立第33-39页
        一、煤铁互换共识的达成第33-35页
        二、煤铁互售合同的签订第35-37页
        三、合同的签订及影响第37-39页
    第三节 1904年三百万日元借款第39-46页
        一、借款成立之前的列强竞争第39-41页
        二、借款合同的签订第41-46页
    第四节 汉冶萍公司与日本民间资本第46-53页
第二章 日本对汉冶萍债权的加深及金融支配权的建立(1908—1914)第53-76页
    第一节 汉冶萍公司成立后的持续对日借款第53-63页
        一、1908—1910年公司向横滨正金银行的借款第53-58页
        二、1911年生铁购售及600万日元借款合同第58-63页
    第二节 1913年1500万日元大借款第63-76页
        一、武昌起义爆发之后公司的困境第63-65页
        二、1500万日元大借款合约的交涉与签订第65-70页
        三、借款合约签订的原因及影响第70-76页
第三章 债权的异化:对汉冶萍公司订购电机案的考察(1914—1918)第76-94页
    第一节 汉冶萍公司借日债订购电机第76-82页
        一、公司在伦敦的招标第76-79页
        二、日本方面的阻挠和反对第79-82页
    第二节 围绕电机运输和制造的多方交涉第82-94页
        一、西门子公司电机的运输问题第82-87页
        二、英国F&C公司所造机械的被征用问题第87-94页
第四章 一战后汉冶萍公司的对日借款(1919—1931)第94-118页
    第一节 一战后汉冶萍公司的困境第94-99页
    第二节 1925年850万日元借款第99-107页
        一、借款申请的提出第99-100页
        二、日本政商调查团来华第100-103页
        三、公司对于借债的再次请求及借款协议的达成第103-107页
    第三节 1927年200万日元借款第107-118页
        一、1925年借款成立之后公司的困境第107-108页
        二、日本借款态度的转变第108-110页
        三、200万日元借款案的提出和借款合约的签订第110-118页
第五章 汉冶萍公司与日本债务关系的历史分析第118-130页
    第一节 债务方汉冶萍:在“商业”与“国计”之间第118-122页
    第二节 债权方日本:“早熟的帝国”——从国家资本到不良贷款第122-125页
    第三节 汉冶萍模式:日本资本对海外矿业输出的路径第125-130页
结语第130-132页
参考文献第132-140页
致谢第140-141页

论文共1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山柏和鸡尾木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
下一篇:有机胍催化熔融—固相缩聚联用法合成聚(己二酸—共—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