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多核银光催化配合物及其光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2-35页 |
1.1 常见光催化剂的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1.1 TiO_2光催化剂的研究 | 第12-13页 |
1.1.2 ZnO光催化剂的研究 | 第13页 |
1.1.3 Bi_2O_3光催化剂的研究 | 第13-14页 |
1.2 常见银系光催化剂的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2.1 氧化银光催化剂研究现状 | 第14页 |
1.2.2 卤化银光催化剂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2.3 磷酸银光催化剂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3 银基配合物的研究 | 第16-24页 |
1.3.1 银基配合物的合成方法 | 第16-18页 |
1.3.2 银基配合物的性质研究 | 第18-21页 |
1.3.3 银基配合物光催化剂的银核数分析 | 第21-24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24-35页 |
1.4.1 选题依据和目的 | 第24页 |
1.4.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24-25页 |
1.4.3 待解决问题 | 第25-26页 |
参考文献 | 第26-35页 |
2 单核银配合物的合成及其性质研究 | 第35-60页 |
引言 | 第35页 |
2.1 实验部分 | 第35-41页 |
2.1.1 试剂与仪器 | 第35-36页 |
2.1.2 单核银配合物的合成 | 第36-38页 |
2.1.3 晶体结构测试 | 第38页 |
2.1.4 光催化活性测试 | 第38-41页 |
2.2 结果与讨论 | 第41-56页 |
2.2.1 晶体结构 | 第41-50页 |
2.2.2 红外光谱性质 | 第50-52页 |
2.2.3 热稳定性 | 第52-53页 |
2.2.4 荧光光谱性质 | 第53-54页 |
2.2.5 漫反射光谱及禁带宽度 | 第54-55页 |
2.2.6 光催化性质 | 第55-56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3 双核银配合物的合成及其性质研究 | 第60-86页 |
引言 | 第60页 |
3.1 实验部分 | 第60-66页 |
3.1.1 试剂与仪器 | 第60页 |
3.1.2 双核银配合物的合成 | 第60-63页 |
3.1.3 晶体结构测试测试 | 第63页 |
3.1.4 光催化活性测试 | 第63-66页 |
3.2 结果与讨论 | 第66-83页 |
3.2.1 晶体结构 | 第66-74页 |
3.2.2 红外光谱性质 | 第74-75页 |
3.2.3 热稳定性 | 第75-77页 |
3.2.4 荧光光谱性质 | 第77-78页 |
3.2.5 漫反射光谱及禁带宽度 | 第78-79页 |
3.2.6 光催化性质 | 第79-83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6页 |
4 四核及八核银配合物的合成及其性质研究 | 第86-107页 |
引言 | 第86页 |
4.1 实验部分 | 第86-91页 |
4.1.1 试剂与仪器 | 第86页 |
4.1.2 四核及八核银配合物的合成 | 第86-89页 |
4.1.3 晶体结构测试测试 | 第89页 |
4.1.4 光催化活性测试 | 第89-91页 |
4.2 结果与讨论 | 第91-104页 |
4.2.1 晶体结构 | 第91-100页 |
4.2.2 红外光谱性质 | 第100-101页 |
4.2.3 热稳定性 | 第101-102页 |
4.2.4 荧光光谱性质 | 第102页 |
4.2.5 漫反射光谱及禁带宽度 | 第102-103页 |
4.2.6 光催化性质 | 第103-104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104-105页 |
参考文献 | 第105-107页 |
5 讨论 | 第107-120页 |
5.1 合成及结构讨论 | 第107-111页 |
5.2 光催化性质讨论 | 第111-116页 |
5.2.1 银配合物对罗丹明B染料的降解机理 | 第111-113页 |
5.2.2 银配合物的核数对光催化活性的影响讨论 | 第113-116页 |
参考文献 | 第116-120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120-121页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121-122页 |
致谢 | 第12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