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园艺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茄果类病虫害论文--辣椒病虫害论文

1,6-二氧-乙酰大花旋覆花内酯对辣椒疫霉的抑菌活性研究

摘要第8-10页
1 文献综述第10-18页
    1.1 辣椒疫霉研究进展第10-11页
        1.1.1 辣椒疫病的发生及危害第10页
        1.1.2 辣椒疫病的病原学研究第10-11页
    1.2 辣椒疫病的防治第11-13页
        1.2.1 筛选具有抗性的辣椒品种第11页
        1.2.2 加强田间管理第11页
            1.2.2.1 采取轮作倒茬、合作套种的种植方式第11页
            1.2.2.2 灌溉方式第11页
            1.2.2.3 清除田间病源菌第11页
        1.2.3 化学防治第11-12页
        1.2.4 生物防治第12-13页
            1.2.4.1 诱导产生抗性第12页
            1.2.4.2 拮抗微生物第12-13页
    1.3 旋覆花及其主要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第13页
    1.4 蛋白质组学的概念及研究内容第13-15页
        1.4.1 蛋白质组学的基本技术第14页
        1.4.2 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技术第14-15页
        1.4.3 生物信息学第15页
    1.5 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应用第15-18页
        1.5.1 蛋白质组学在医疗研究中的应用第15-16页
        1.5.2 蛋白质组学在真菌研究中的应用第16页
        1.5.3 蛋白质组学在细菌与病毒研究中的应用第16页
        1.5.4 蛋白质组学在研究杀菌剂对真菌作用机理影响中的应用第16-18页
2 引言第18-19页
3 材料与方法第19-25页
    3.1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第19页
        3.1.1 实验材料第19页
        3.1.2 实验试剂第19页
        3.1.3 试验培养基第19页
        3.1.4 实验仪器第19页
        3.1.5 试验结果软件分析第19页
    3.2 试验方法第19-25页
        3.2.1 1,6-二氧-乙酰大花旋覆花内酯 (ABLOO) 对辣椒疫霉病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第19-20页
        3.2.2 1,6-二氧-乙酰大花旋覆花内酯 (ABLOO) 对辣椒疫霉病菌菌丝形态结构的影响第20-21页
            3.2.2.1 光学显微镜下观察1,6-二氧-乙酰大花旋覆花内酯 (ABLOO) 对辣椒疫霉病菌菌丝形态结构的影响第20页
            3.2.2.2 透射电子显微镜 (TEM) 下观察1,6-二氧-乙酰大花旋覆花内酯 (ABLOO) 对辣椒疫霉病菌菌丝形态结构的影响第20-21页
        3.2.3 1,6-二氧大花旋覆花内酯 (ABLOO) 对辣椒疫霉病菌孢子囊形成的影响第21页
        3.2.4 1,6-二氧-乙酰大花旋覆花内酯 (ABLOO) 对辣椒疫霉病菌孢子囊萌发的影响第21页
        3.2.5 1,6-二氧-乙酰大花旋覆花内酯 (ABLOO) 对辣椒疫霉病菌游动孢子萌发的影响第21-22页
        3.2.6 1,6-二氧-乙酰大花旋覆花内酯 (ABLOO) 对辣椒疫霉病菌菌丝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第22页
        3.2.7 1,6-二氧-乙酰大花旋覆花内酯 (ABLOO) 对辣椒疫霉病菌菌丝中β-1,3-葡聚糖含量的影响第22-23页
        3.2.8 基于 iTRAQ 技术的蛋白质组学分析第23-25页
            3.2.8.1 菌丝处理第23页
            3.2.8.2 蛋白质组学测定分析前处理第23页
            3.2.8.3 蛋白质提取和肽段酶解第23页
            3.2.8.4 iTRAQ 标记第23页
            3.2.8.5 SCX 色谱分级第23-24页
            3.2.8.6 LC-MS/MS 数据采集第24页
            3.2.8.7 蛋白质鉴定和定量分析第24页
            3.2.8.8 生物信息学分析第24-25页
4 结果与分析第25-45页
    4.1 1,6-二氧-乙酰大花旋覆花内酯 (ABLOO) 对辣椒疫霉病菌菌落生长的影响第25-26页
    4.2 1,6-二氧-乙酰大花旋覆花内酯 (ABLOO) 对辣椒疫霉病菌菌丝形态结构的影响第26-28页
        4.2.1 光学显微镜下观察1,6-二氧-乙酰大花旋覆花内酯 (ABLOO) 对辣椒疫霉病菌菌丝形态结构的影响第26-27页
        4.2.2 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1,6-二氧-乙酰大花旋覆花内酯 (ABLOO) 对辣椒疫霉病菌菌丝形态结构的影响第27-28页
    4.3 1,6-二氧-乙酰大花旋覆花内酯 (ABLOO) 对辣椒疫霉病菌孢子囊形成的影响第28页
    4.4 1,6-二氧-乙酰大花旋覆花内酯 (ABLOO) 对辣椒疫霉病菌孢子囊萌发的影响第28-29页
    4.5 1,6-二氧-乙酰大花旋覆花内酯 (ABLOO) 对辣椒疫霉病菌游动孢子萌发的影响第29-30页
    4.6 1,6-二氧-乙酰大花旋覆花内酯 (ABLOO) 对辣椒疫霉菌细胞通透性的影响第30-31页
    4.7 1,6-二氧-乙酰大花旋覆花内酯 (ABLOO) 对辣椒疫霉菌菌丝中β-1,3-葡聚糖的含量第31-33页
    4.8 基于 iTRAQ 技术的蛋白质组学分析第33-45页
        4.8.1 基本结果统计第33-38页
        4.8.2 GO 分析第38-41页
        4.8.3 差异蛋白的 Pathway 通路富集分析第41-45页
            4.8.3.1 碳代谢通路的差异蛋白分析第42-43页
            4.8.3.2 氨基酸生物合成通路的差异蛋白分析第43-45页
5 结论与讨论第45-52页
    5.1 结论第45-46页
    5.2 讨论第46-52页
        5.2.1 1,6-二氧-乙酰大花旋覆花内酯 (ABLOO) 对辣椒疫霉病菌各生长阶段具有广泛的抑制活性第46-47页
        5.2.2 1,6-二氧-乙酰大花旋覆花内酯 (ABLOO) 对辣椒疫霉病菌的形态结构具有明显的破坏效果第47页
        5.2.3 1,6-二氧-乙酰大花旋覆花内酯 (ABLOO) 对辣椒疫霉病菌的细胞膜功能具有明显影响第47页
        5.2.4 1,6-二氧-乙酰大花旋覆花内酯 (ABLOO) 可明显降低辣椒疫霉病菌菌丝体的β-1,3-葡聚糖含量第47-48页
        5.2.5 辣椒疫霉菌菌的 iTRAQ 分析第48页
        5.2.6 1,6-二氧-乙酰大花旋覆花内酯 (ABLOO) 对辣椒疫霉的碳代谢通路的影响第48-50页
        5.2.7 1,6-二氧-乙酰大花旋覆花内酯 (ABLOO) 对辣椒疫霉的氨基酸生物合成通路的影响第50-52页
参考文献第52-59页
ABSTRACT第59-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利用RNAi抑制褐飞虱重要功能基因提高水稻抗虫性的研究
下一篇:烟草花叶病毒对烟草光合组织中蛋白质的影响及防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