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户分组查询与并发控制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注释表 | 第12-13页 |
缩略词 | 第13-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4-16页 |
1.1.1 多用户分组查询 | 第14-15页 |
1.1.2 并发控制技术 | 第15-16页 |
1.2 选题依据和意义 | 第16-17页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7-18页 |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18-20页 |
第二章 分组查询及并发控制相关工作 | 第20-30页 |
2.1 偏好查询概述 | 第20-23页 |
2.1.1 Skyline查询 | 第20-22页 |
2.1.2 Top-k查询 | 第22-23页 |
2.2 用户分组相关工作 | 第23-25页 |
2.2.1 基于地理位置分组 | 第23-24页 |
2.2.2 基于社交关系分组 | 第24页 |
2.2.3 基于用户属性分组 | 第24-25页 |
2.2.4 基于用户偏好分组 | 第25页 |
2.3 基于封锁的并发控制技术 | 第25-29页 |
2.3.1 并发控制概述 | 第26页 |
2.3.2 事务与事务可串行化 | 第26-27页 |
2.3.3 基于封锁的并发控制机制相关工作 | 第27-2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基于用户分组的多用户偏好查询算法 | 第30-43页 |
3.1 背景及问题描述 | 第30-31页 |
3.2 查询基础及基本定义 | 第31-33页 |
3.3 基于用户分组的多用户偏好查询算法PQBG | 第33-37页 |
3.3.1 预选结果集生成算法 | 第35页 |
3.3.2 预选队列算法 | 第35-36页 |
3.3.3 组员选择算法 | 第36-37页 |
3.3.4 查询结果生成算法 | 第37页 |
3.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37-42页 |
3.4.1 实验数据集及实验环境设置 | 第38-39页 |
3.4.2 与普通查询算法进行对比 | 第39-40页 |
3.4.3 与分组查询算法进行对比 | 第40-4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基于分组的并发封锁机制 | 第43-58页 |
4.1 背景及问题描述 | 第43-44页 |
4.2 原始两阶段封锁机制 | 第44-46页 |
4.2.1 封锁管理机制 | 第44-45页 |
4.2.2 分组并发时应用2PL封锁机制的不足 | 第45-46页 |
4.3 GB-2PL封锁机制 | 第46-53页 |
4.3.1 GB-2PL封锁机制规则描述 | 第46-47页 |
4.3.2 锁管理器数据结构 | 第47-49页 |
4.3.3 GB-2PL算法描述 | 第49-52页 |
4.3.4 GB-2PL正确性分析 | 第52-53页 |
4.4 实验与性能评估 | 第53-57页 |
4.4.1 实验数据集及实验环境设置 | 第53-55页 |
4.4.2 事务到达率对算法性能的影响 | 第55-56页 |
4.4.3 组规模对算法性能的影响 | 第56-5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五章 CQCPS原型系统设计与实现 | 第58-66页 |
5.1 CQCPS原型处理框架设计 | 第58-60页 |
5.1.1 处理流程 | 第58页 |
5.1.2 系统框架 | 第58-60页 |
5.2 CQCPS原型系统实现 | 第60-62页 |
5.2.1 多用户分组查询模块的实现 | 第60-61页 |
5.2.2 并发控制模块模拟实现 | 第61-62页 |
5.3 实验及程序运行结果 | 第62-65页 |
5.3.1 实验环境 | 第62-63页 |
5.3.2 实验结果 | 第63-6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66-68页 |
6.1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贡献 | 第66-67页 |
6.2 本文的不足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