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软件论文--程序设计、软件工程论文--程序设计论文

基于用户偏好的多维数据查询处理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注释表第12-13页
缩略词第13-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0页
    1.1 研究背景第14-16页
    1.2 选题依据和意义第16-17页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17-18页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第18-20页
第二章 多维数据查询的相关研究工作第20-34页
    2.1 多维数据查询概述第20-28页
        2.1.1 多维数据查询的基本概念第20-23页
        2.1.2 传统多维数据查询相关工作第23-28页
    2.2 交互式单对象多维数据查询第28-30页
        2.2.1 交互式单对象查询定义第28-29页
        2.2.2 交互式单对象相关工作第29-30页
    2.3 组对象多维数据查询第30-33页
        2.3.1 组对象查询定义第30-32页
        2.3.2 组对象查询相关工作第32-33页
    2.4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三章 面向动态偏好的交互式最优单对象查询第34-48页
    3.1 背景及问题描述第34-37页
    3.2 查询定义及可行性分析第37-38页
    3.3 面向动态偏好的交互式查询的IMQD算法第38-42页
        3.3.1 IMQD算法第38-39页
        3.3.2 交互子集选取第39-40页
        3.3.3 用户交互第40-41页
        3.3.4 候选集更新第41-42页
    3.4 实验与性能评估第42-47页
        3.4.1 实验数据集及相关设置第42-43页
        3.4.2 交互次数对结果集质量的影响第43-44页
        3.4.3 数据集基数对算法性能的影响第44-45页
        3.4.4 查询最大维数对算法性能的影响第45页
        3.4.5 真实数据集下的算法性能第45-47页
    3.5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四章 基于角色组合的最优组对象查询第48-63页
    4.1 背景及问题描述第48-49页
    4.2 相关定义第49-50页
    4.3 基于角色组合的最优组查询GQBRS算法第50-57页
        4.3.1 GQBRs算法第50-52页
        4.3.2 输入剪枝第52-53页
        4.3.3 候选组对象构建第53-55页
        4.3.4 最优组对象确定第55-57页
    4.4 实验与性能评估第57-61页
        4.4.1 实验数据集及相关设置第57-58页
        4.4.2 数据集基数和查询最大维数对算法性能的影响第58-59页
        4.4.3 组大小对查询结果的影响第59-61页
        4.4.4 真实数据下的算法性能第61页
    4.5 本章总结第61-63页
第五章 基于用户偏好的多维数据查询处理原型系统设计与实现第63-72页
    5.1 原型系统查询处理框架的设计第63-66页
        5.1.1 原型系统查询处理框架第63-64页
        5.1.2 动态偏好最优单对象查询处理框架第64-65页
        5.1.3 角色组合最优组对象查询处理框架第65-66页
    5.2 原型系统实现第66-69页
        5.2.1 原型系统组成模块第66-67页
        5.2.2 数据集处理模块的实现第67-68页
        5.2.3 查询偏好设定模块的实现第68-69页
        5.2.4 结果集展示模块的实现第69页
    5.3 实验及程序运行结果第69-71页
        5.3.1 实验环境第69-70页
        5.3.2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70-71页
    5.4 本章小结第71-72页
第六章 结束语第72-74页
    6.1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贡献第72-73页
    6.2 本文的不足和未来的研究方向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79页
致谢第79-80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校学生专业能力评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支持情境感知的动态Top-k查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