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企业对外投资经济风险测度及预警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1-15页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12-13页 |
1.3 本文创新点 | 第13-15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5-21页 |
2.1 国家风险因素识别 | 第15-17页 |
2.1.1 对外投资综合风险 | 第15-16页 |
2.1.2 经济风险指标体系 | 第16-17页 |
2.1.3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风险 | 第17页 |
2.2 投资风险测度方法 | 第17-19页 |
2.2.1 定性描述和理论分析 | 第17-18页 |
2.2.2 打分卡 | 第18页 |
2.2.3 统计分析 | 第18-19页 |
2.2.4 其他:灰色关联度分析、突变论等 | 第19页 |
2.3 预测方法 | 第19-21页 |
3 预警模型构建 | 第21-27页 |
3.1 突变模型原理 | 第21页 |
3.2 模型推导过程 | 第21-24页 |
3.2.1 计算指标变量值 | 第21-22页 |
3.2.2 判断突变年 | 第22-23页 |
3.2.3 划分预警级别 | 第23-24页 |
3.3 国家风险指标体系构建 | 第24-27页 |
3.3.1 指标筛选 | 第24-25页 |
3.3.2 指标意义 | 第25-27页 |
4 以东盟国家为例进行风险测度及预警 | 第27-37页 |
4.1 东盟国家概况 | 第27页 |
4.2 投资风险突变模型的构建及风险的测度 | 第27-33页 |
4.2.1 模型变量计算及突变年份判断 | 第27-28页 |
4.2.2 投资风险级别的确定及投资风险测度 | 第28-33页 |
4.3 东盟未来三年投资风险组合预测及预警 | 第33-37页 |
5 成果与展望 | 第37-39页 |
5.1 突变论用于研究投资风险的可行性 | 第37页 |
5.2 东盟投资风险测度及预测 | 第37-38页 |
5.3 不足及展望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3页 |
致谢 | 第43-45页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集及科研成果目录 | 第45-46页 |
附件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