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电子数字计算机(不连续作用电子计算机)论文--存贮器论文

面向SSD的非易失缓存机制的研究与实现

摘要第9-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2页
    1.1 大数据的存储挑战第12-13页
    1.2 存储现状第13-18页
        1.2.1 磁盘发展现状第14-15页
        1.2.2 Flash Memory的发展现状第15-18页
    1.3 研究现状第18-19页
    1.4 课题内容和研究意义第19-20页
    1.5 论文组织结构第20-22页
第二章 SSD缓存优化技术的相关研究和技术分析第22-34页
    2.1 SSD本身的优化技术第22-25页
        2.1.1 闪存转换层(FTL)优化第22-23页
        2.1.2 write buffer写缓冲优化第23-25页
        2.1.3 写入优化第25页
    2.2 SSD文件系统第25-26页
    2.3 SSD混合存储优化第26-31页
        2.3.1 磁盘缓冲SSD第26-29页
        2.3.2 SLC + TLC / MLC第29-30页
        2.3.3 SSD混合存储优化的问题第30-31页
    2.4 读干扰的优化技术的研究现状第31-33页
    2.5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三章 面向SSD的非易失缓存机制SCS第34-46页
    3.1 SCS整体结构第34-36页
    3.2 写入优化第36-39页
        3.2.1 RAM Buffer + Cache Area二级缓存第36-37页
        3.2.2 顺序I/O检测机制第37-39页
    3.3 读请求异步插入策略第39-41页
    3.4. 面向缓冲区的垃圾回收策略第41-44页
        3.4.1 整体策略设计第41-42页
        3.4.2 I/O重排序第42-43页
        3.4.3 位计数表第43-44页
    3.5 数据一致性及故障恢复第44页
    3.6 本章小结第44-46页
第四章 基于DM机制的SCS系统具体实现第46-63页
    4.1 Linux I/O子系统第46-54页
        4.1.1 通用块层第46-50页
        4.1.2 DM(Device Mapper)机制原理及实现第50-53页
        4.1.3 SCS系统的基于DM实现第53-54页
    4.2 缓冲区数据管理第54-56页
    4.3 内存中数据管理第56-58页
        4.3.1 主要的数据结构第56-57页
        4.3.2 映射表的设计及管理第57-58页
    4.4 具体操作实现第58-61页
        4.4.1 写操作第58-59页
        4.4.2 读操作第59-60页
        4.4.3 数据迁移(垃圾回收)第60-61页
    4.5 数据恢复第61页
    4.6 本章小结第61-63页
第五章 系统性能测试与分析第63-71页
    5.1 实验设置第63-64页
    5.2 fio性能测试第64-69页
        5.2.1 IOPS测试结果分析第64-66页
        5.2.2 带宽测试结果分析第66-69页
    5.3 应用负载性能测试第69-70页
    5.4 本章小结第70-71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71-73页
    6.1 研究总结第71-72页
    6.2 研究展望第72-73页
致谢第73-75页
参考文献第75-80页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面向雷达成像的涡旋电磁波产生方法研究
下一篇:针对小文件的分布式存储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