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8页 | 
| 1.1 等离子体概述 | 第9-12页 | 
| 1.2 等离子体射流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7页 | 
| 1.2.1 等离子体放电电源 | 第13-14页 | 
| 1.2.2 等离子体的主要参数 | 第14-15页 | 
| 1.2.3 等离子体射流的诊断方法及其特点 | 第15-17页 | 
| 1.3 本文结构安排 | 第17-18页 | 
| 第2章 实验装置 | 第18-21页 | 
| 2.1 实验装置图 | 第18-19页 | 
| 2.2 电极结构图 | 第19-21页 | 
| 第3章 等离子体射流的电学参量 | 第21-34页 | 
| 3.1 放电脉冲与外加电压的关系 | 第21-24页 | 
| 3.1.1 氩等离子体射流放电脉冲与外加电压的关系 | 第21-22页 | 
| 3.1.2 氦等离子体射流放电脉冲与外加电压的关系 | 第22-24页 | 
| 3.2 放电功率的计算 | 第24-32页 | 
| 3.2.1 李萨如图法求功率 | 第28-29页 | 
| 3.2.2 氩等离子体介质阻挡放电功率的计算 | 第29-30页 | 
| 3.2.3 氦等离子体介质阻挡放电功率的计算 | 第30-32页 | 
| 3.3 等离子体射流长度与外加电压的关系 | 第32-33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 第4章 等离子体射流的光学诊断 | 第34-46页 | 
| 4.1 光谱谱线的展宽机制 | 第34-35页 | 
| 4.2 电子密度的测量 | 第35-39页 | 
| 4.2.1 氩等离子体电子密度随气体流量的变化 | 第36-38页 | 
| 4.2.2 氦等离子体电子密度随气体流量的变化 | 第38-39页 | 
| 4.3 电子激发温度的测量 | 第39-45页 | 
| 4.3.1 氩等离子体电子激发温度随气体流量的变化 | 第42-43页 | 
| 4.3.2 氦等离子体电子激发温度随气体流量的变化 | 第43-45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6-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51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待发表的论文 | 第51-52页 |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