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前言 | 第10-12页 |
1.1 选题依据 | 第10-11页 |
1.1.1 推进小学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 第10页 |
1.1.2 推动“课后一小时”活动顺利开展的有利保障 | 第10-11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2-24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2-16页 |
2.1.1 “课后一小时”活动 | 第12-14页 |
2.1.2 兼职教师 | 第14-15页 |
2.1.3 教师能力与教学能力 | 第15页 |
2.1.4 教师管理 | 第15-16页 |
2.2 “课后一小时”活动相关研究 | 第16-19页 |
2.2.1 “课后一小时”活动现状调查研究 | 第17-18页 |
2.2.2 “课后一小时”活动政策实施的思考 | 第18-19页 |
2.3 兼职教师相关研究 | 第19-24页 |
2.3.1 高校兼职教师相关研究 | 第19-22页 |
2.3.2 小学兼职教师相关研究 | 第22-23页 |
2.3.3 “课后一小时”活动兼职教师相关研究 | 第23-24页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24-27页 |
3.1 研究对象 | 第24页 |
3.2 研究方法 | 第24-27页 |
3.2.1 文献资料法 | 第24页 |
3.2.2 问卷调查法 | 第24-26页 |
3.2.3 访谈法 | 第26-27页 |
3.2.4 数理统计法 | 第27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7-75页 |
4.1 北京市小学“课后一小时”活动兼职教师基本情况 | 第27-34页 |
4.1.1 兼职教师性别与年龄情况 | 第28-30页 |
4.1.2 兼职教师学历与职业情况 | 第30-32页 |
4.1.3 兼职教师从事教育年限与参与活动时间情况 | 第32-34页 |
4.2 北京市小学“课后一小时”活动兼职教师参与活动情况 | 第34-38页 |
4.2.1 兼职教师对活动了解程度情况 | 第34-35页 |
4.2.2 兼职教师参与活动动机情况 | 第35-38页 |
4.3 北京市小学“课后一小时”活动兼职教师能力情况 | 第38-57页 |
4.3.1 兼职教师项目技术能力情况 | 第38-47页 |
4.3.2 兼职教师教学能力情况 | 第47-57页 |
4.4 北京市小学“课后一小时”活动兼职教师管理情况 | 第57-67页 |
4.4.1 兼职教师聘任情况 | 第57-62页 |
4.4.2 兼职教师监督与评价情况 | 第62-66页 |
4.4.3 兼职教师培训情况 | 第66-67页 |
4.5 北京市小学“课后一小时”活动兼职教师存在问题分析与对策 | 第67-75页 |
4.5.1 北京市小学“课后一小时”活动兼职教师存在问题 | 第67-69页 |
4.5.2 北京小学“课后一小时”活动兼职教师存在问题分析 | 第69-72页 |
4.5.3 改善北京市小学“课后一小时”活动兼职教师存在问题对策 | 第72-75页 |
5 结论与建议 | 第75-76页 |
5.1 结论 | 第75-76页 |
5.2 建议 | 第76页 |
6 研究局限 | 第76-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2页 |
附录 | 第82-89页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