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1-15页 |
1.1 登革热 | 第11-13页 |
1.1.1 登革热概况 | 第11页 |
1.1.2 传播媒介白纹伊蚊 | 第11-12页 |
1.1.3 媒介监测和病毒检测的意义 | 第12-13页 |
1.2 蚊虫抗药性 | 第13-14页 |
1.3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4-15页 |
第二章 深圳市坪山区白纹伊蚊密度及病毒携带情况监测 | 第15-32页 |
2.1 材料 | 第15页 |
2.1.1 实验仪器设备 | 第15页 |
2.1.2 实验试剂 | 第15页 |
2.2 方法 | 第15-19页 |
2.2.1 白纹伊蚊专项监测 | 第15-16页 |
2.2.2 白纹伊蚊幼虫监测 | 第16-17页 |
2.2.3 蚊虫登革热病毒核酸检测 | 第17-18页 |
2.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18-19页 |
2.2.5 质量控制 | 第19页 |
2.3 结果 | 第19-28页 |
2.3.1 白纹伊蚊专项监测结果 | 第19-22页 |
2.3.2 白纹伊蚊幼虫密度监测结果 | 第22-28页 |
2.3.3 蚊虫登革热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 第28页 |
2.4 讨论 | 第28-32页 |
2.4.1 白纹伊蚊的密度及分布 | 第28-30页 |
2.4.2 坪山种群白纹伊蚊带毒情况 | 第30-32页 |
第三章 深圳市坪山区白纹伊蚊抗药性水平监测 | 第32-44页 |
3.1 材料 | 第32-33页 |
3.1.1 白纹伊蚊 | 第32页 |
3.1.2 蚊虫的饲养 | 第32页 |
3.1.3 杀虫剂 | 第32页 |
3.1.4 实验试剂 | 第32-33页 |
3.1.5 实验仪器设备 | 第33页 |
3.2 方法 | 第33-37页 |
3.2.1 成蚊抗药性生物学测定 | 第33-34页 |
3.2.2 成蚊代谢酶活力测定 | 第34-36页 |
3.2.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36页 |
3.2.4 实验注意事项 | 第36-37页 |
3.3 结果 | 第37-41页 |
3.3.1 白纹伊蚊成蚊生物学测定结果 | 第37-38页 |
3.3.2 敏感品系和坪山种群白纹伊蚊生化测定结果 | 第38-41页 |
3.4 讨论 | 第41-44页 |
3.4.1 白纹伊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水平 | 第41-42页 |
3.4.2 白纹伊蚊的代谢抗性 | 第42-44页 |
第四章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44-45页 |
4.1 创新点 | 第44页 |
4.2 不足之处 | 第44-45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5-46页 |
5.1 结论 | 第45页 |
5.2 展望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1页 |
综述 | 第51-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附录 | 第59-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