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动物学论文--动物生态学和动物地理学论文--水生动物学论文

三峡库区支流大型底栖动物分布及水库蓄水对大型底栖动物的影响

摘要第6-9页
ABSTRACT第9-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1页
    1.1 立题背景第13-17页
        1.1.1 三峡水库背景第13-14页
        1.1.2 国内外大型底栖动物研究现状第14-16页
        1.1.3 大型底栖动物生活史及时间动态分布第16-17页
        1.1.4 河流连续统理论及大型底栖动物空间分布第17页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7-18页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18-21页
第二章 研究方法第21-28页
    2.1 研究区域概况第21-22页
    2.2 采样河流基本状况及采样时间第22-23页
    2.3 调查样点及断面设置依据第23-25页
    2.4 底栖动物采集方法第25-26页
    2.5 底栖动物鉴定、计数及称量第26-27页
    2.6 数据分析与处理第27-28页
第三章 研究结果第28-43页
    3.1 三峡库区支流底栖动物概况第28页
    3.2 江津至涪陵段支流底栖动物与涪陵至大坝段支流底栖动物的差异第28-33页
        3.2.1 底栖动物种类数第28-31页
        3.2.2 底栖动物密度和生物量第31-32页
        3.2.3 底栖动物多样性第32-33页
    3.3 江津至涪陵段支流自然河段与水库河段底栖动物比较研究第33-38页
        3.3.1 江津至涪陵段支流底栖动物种类及优势种第33-34页
        3.3.2 江津至涪陵段支流底栖动物密度和生物量第34-36页
        3.3.3 江津至涪陵段支流底栖动物多样性第36-38页
    3.4 涪陵至大坝段支流自然河段与水库河段底栖动物比较研究第38-43页
        3.4.1 涪陵至大坝段支流底栖动物种类及优势种第38-40页
        3.4.2 涪陵至大坝段支流底栖动物密度和生物量第40页
        3.4.3 涪陵至大坝段支流底栖动物多样性第40-43页
第四章 讨论第43-51页
    4.1 三峡库区支流底栖动物第43-44页
    4.2 江津至涪陵段支流底栖动物与涪陵至大坝段支流底栖动物的差异第44-47页
    4.3 江津至涪陵段支流自然河段与水库河段底栖动物比较研究第47-48页
    4.4 涪陵至大坝段支流自然河段与水库河段底栖动物比较研究第48-49页
    4.5 三峡水库修建对库区支流底栖动物的影响第49-51页
第五章 结论第51-53页
第六章 不足与展望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61页
致谢第61-63页
在学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3-64页
附录一 :三峡库区支流底栖动物名录第64-68页
附录二 :三峡库区支流底栖动物部分照片第68-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喀斯特土壤厚度和水分减少对混种后两种不同根系类型草本生长生理和竞争的影响
下一篇:水淹和密度配置对狗牙根与牛鞭草生长、竞争及生理特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