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2页 |
1.1 喀斯特与石漠化 | 第12-14页 |
1.1.1 脆弱的喀斯特地貌 | 第12页 |
1.1.2 加剧的石漠化现象 | 第12-13页 |
1.1.3 土层浅薄是喀斯特地区脆弱性的根本原因 | 第13页 |
1.1.4 岩溶干旱是喀斯特地区生态恢复的关键限制因素 | 第13-14页 |
1.2 土壤浅薄和干旱对植物的影响 | 第14-16页 |
1.2.1 土壤浅薄对植物生长和生理的影响 | 第14页 |
1.2.2 植物通过生长和生理的结合适应干旱环境 | 第14-16页 |
1.3 植物间的竞争 | 第16-18页 |
1.3.1 竞争的经典理论 | 第16-17页 |
1.3.2 深-浅根植物的竞争研究 | 第17-18页 |
1.3.3 资源减少对植物竞争的影响 | 第18页 |
1.4 研究目的、意义及科学问题 | 第18-22页 |
1.4.1 研究目的、意义 | 第18-19页 |
1.4.2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第19页 |
1.4.3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1.4.4 技术路线 | 第20-22页 |
第2章 喀斯特土壤厚度和水分减少对混种后两种草本生长和竞争的影响 | 第22-34页 |
2.1 引言 | 第22-24页 |
2.2 材料与方法 | 第24-26页 |
2.2.1 试验材料 | 第24-25页 |
2.2.2 试验设计 | 第25-26页 |
2.2.3 指标测定 | 第26页 |
2.2.4 统计分析 | 第26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26-32页 |
2.3.1 生物量的积累 | 第26-30页 |
2.3.2 根质量比 | 第30页 |
2.3.3 根系维度 | 第30-32页 |
2.4 讨论 | 第32-34页 |
2.4.2 资源减少没有影响两物种的地上竞争,但加剧根竞争 | 第32-33页 |
2.4.3 不同根系类型植物以不同的根生物量分配和维度来响应资源减少和竞争 | 第33-34页 |
第3章 喀斯特土壤厚度和水分减少对混种后两种草本光合生理的影响 | 第34-44页 |
3.1 引言 | 第34-35页 |
3.2 材料与方法 | 第35页 |
3.2.1 试验材料 | 第35页 |
3.2.2 试验设计 | 第35页 |
3.2.3 指标测定 | 第35页 |
3.2.4 统计分析 | 第35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35-40页 |
3.3.1 净光合速率 | 第35-37页 |
3.3.2 气孔导度 | 第37-38页 |
3.3.3 蒸腾速率 | 第38-39页 |
3.3.4 水分利用效率 | 第39-40页 |
3.4 讨论 | 第40-44页 |
3.4.1 资源减少限制两物种的光合作用,但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 第40-41页 |
3.4.2 混种缓解了资源减少对光合的抑制作用,但以牺牲水分利用效率为代价 | 第41-44页 |
第4章 喀斯特土壤厚度和水分减少对混种后两种草本气孔和叶脉性状的影响 | 第44-56页 |
4.1 引言 | 第44-45页 |
4.2 材料与方法 | 第45-46页 |
4.2.1 试验材料 | 第45页 |
4.2.2 试验设计 | 第45页 |
4.2.3 指标测定 | 第45-46页 |
4.2.4 统计分析 | 第46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46-53页 |
4.3.1 气孔密度 | 第46-47页 |
4.3.2 气孔面积 | 第47-49页 |
4.3.3 气孔面积分数 | 第49-50页 |
4.3.4 叶脉密度 | 第50-51页 |
4.3.5 气孔和叶脉性状与总根长的相关关系 | 第51-53页 |
4.4 讨论 | 第53-56页 |
4.4.1 资源减少限制了苇状羊茅的气孔和叶脉发育 | 第53页 |
4.4.2 混种降低了资源减少对苇状羊茅气孔和叶脉发育的促进作用 | 第53-54页 |
4.4.3 苇状羊茅和黑麦草的气孔和叶脉性状与总根长的协调能力不同 | 第54-56页 |
第5章 喀斯特土壤厚度和水分减少对混种后两种草本营养元素的影响 | 第56-68页 |
5.1 引言 | 第56-57页 |
5.2 材料与方法 | 第57页 |
5.2.1 试验材料 | 第57页 |
5.2.2 试验设计 | 第57页 |
5.2.3 指标测定 | 第57页 |
5.2.4 统计分析 | 第57页 |
5.3 结果与分析 | 第57-64页 |
5.3.1 营养元素含量 | 第57-61页 |
5.3.2 营养元素积累量 | 第61-64页 |
5.3.3 营养元素分配-根系营养元素分配比 | 第64页 |
5.4 讨论 | 第64-68页 |
5.4.1 资源减少增加了两物种部分元素含量,但限制元素积累和根元素分配 | 第64-66页 |
5.4.2 苇状羊茅和黑麦草以不同的营养元素积累和分配策略响应混种(竞争) | 第66-68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8-70页 |
6.1 结论 | 第68-69页 |
6.1.1 喀斯特土壤厚度和水分减少对混种后两种草本生长和竞争的影响 | 第68页 |
6.1.2 喀斯特土壤厚度和水分减少对混种后两种草本光合生理的影响 | 第68页 |
6.1.3 喀斯特土壤厚度和水分减少对混种后两种草本气孔和叶脉性状的影响 | 第68页 |
6.1.4 喀斯特土壤厚度和水分减少对混种后两种草本营养元素的影响 | 第68-69页 |
6.2 展望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84页 |
致谢 | 第84-86页 |
硕士期间发表及撰写的论文 | 第86-88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所获奖项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