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6-23页 |
1.1 研究的缘起 | 第16-17页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7-18页 |
1.2.1 研究的目的 | 第17页 |
1.2.2 研究的意义 | 第17-18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21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1页 |
1.5 研究的方法 | 第21-22页 |
1.6 论文框架 | 第22-23页 |
第2章 湖南地区中小学教学楼现状调研 | 第23-28页 |
2.1 调研对象的选取 | 第23页 |
2.2 问卷调查 | 第23-24页 |
2.2.1 调查问卷的设计 | 第23页 |
2.2.2 调查问卷的发放和回收 | 第23页 |
2.2.3 问卷分析 | 第23-24页 |
2.3 中小学教学楼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 | 第24-27页 |
2.3.1 校园规划的缺陷 | 第24-25页 |
2.3.2 建筑设计的缺陷 | 第25-26页 |
2.3.3 校园教育推广的不足 | 第26-2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中小学教学楼绿色建筑设计的影响因素 | 第28-40页 |
3.1 绿色中小学教学楼界定 | 第28-29页 |
3.1.1 绿色建筑 | 第28页 |
3.1.2 中小学教学楼 | 第28-29页 |
3.1.3 绿色中小学教学楼 | 第29页 |
3.2 中小学教学楼的特殊性 | 第29-34页 |
3.2.1 使用对象特殊性 | 第29-30页 |
3.2.2 中小学教学楼功能的复杂性 | 第30-32页 |
3.2.3 中小学教学楼使用时间的不连续性 | 第32页 |
3.2.4 当代教育理念要求 | 第32-34页 |
3.3 湖南地区的地域条件 | 第34-36页 |
3.3.1 地形环境 | 第34页 |
3.3.2 气候条件 | 第34-36页 |
3.4 湖南地区的传统建筑绿色人文观 | 第36-38页 |
3.4.1 地域文化特征 | 第36页 |
3.4.2 传统绿色观念 | 第36-37页 |
3.4.3 传统绿色设计方法的延续 | 第37-38页 |
3.5 其他因素 | 第38-39页 |
3.5.1 建筑师的设计理念 | 第38页 |
3.5.2 建设经济条件 | 第38-39页 |
3.5.3 法律法规约束 | 第39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4章 湖南地区中小学教学楼规划设计探索 | 第40-55页 |
4.1 规划设计原则 | 第40-41页 |
4.1.1 绿色生态原则 | 第40-41页 |
4.1.2 开放包容原则 | 第41页 |
4.1.3 文脉导向原则 | 第41页 |
4.2 合理的教学楼选址 | 第41-45页 |
4.2.1 保护校园场地的完整体 | 第41-42页 |
4.2.2 满足教学楼的光热要求 | 第42-43页 |
4.2.3 改善教学楼室外风环境 | 第43-44页 |
4.2.4 优化校园的资源配置 | 第44-45页 |
4.3 合理的场地设计 | 第45-49页 |
4.3.1 保护利用场地现状 | 第45-47页 |
4.3.2 改善场地不利条件 | 第47-48页 |
4.3.4 满足活动场地需要 | 第48-49页 |
4.4 多样化的绿化景观设计 | 第49-53页 |
4.4.1 调节小气候 | 第49页 |
4.4.2 改善环境 | 第49-50页 |
4.4.3 满足环境心理学需求 | 第50-51页 |
4.4.4 丰富景观层次 | 第51-52页 |
4.4.5 融合景观小品 | 第52-53页 |
4.5 规划设计方法的综合效应分析 | 第53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5章 湖南地区中小学教学楼绿色建筑设计探索 | 第55-80页 |
5.1 绿色建筑设计原则 | 第55-56页 |
5.1.1 生态健康原则 | 第55页 |
5.1.2 经济适用原则 | 第55页 |
5.1.3 系统协同原则 | 第55-56页 |
5.1.4 趣味创新原则 | 第56页 |
5.2 形体与造型 | 第56-61页 |
5.2.1 形体设计 | 第56-59页 |
5.2.2 建筑造型 | 第59-61页 |
5.3 功能与空间 | 第61-66页 |
5.3.1 功能布局 | 第61-63页 |
5.3.2 空间设计 | 第63-66页 |
5.4 绿色建筑构造 | 第66-71页 |
5.4.1 屋顶构造 | 第66-68页 |
5.4.2 墙体构造 | 第68-70页 |
5.4.3 门窗构造 | 第70-71页 |
5.5 绿色建筑材料 | 第71-73页 |
5.5.1 主体结构材料 | 第71-72页 |
5.5.2 建筑非结构材料 | 第72-73页 |
5.6 其他设计策略 | 第73-78页 |
5.6.1 保障室内环境品质 | 第73-75页 |
5.6.2 节水设计 | 第75-76页 |
5.6.3 其他技术 | 第76-78页 |
5.6.4 重视教育推广 | 第78页 |
5.7 建筑设计方法的综合效应分析 | 第78-79页 |
5.8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第6章 实例分析与创作实践 | 第80-94页 |
6.1 实例分析——长沙振业城实验中学2 | 第80-87页 |
6.1.1 项目概况 | 第80页 |
6.1.2 2 | 第80-82页 |
6.1.3 2 | 第82-86页 |
6.1.4 2 | 第86-87页 |
6.2 创作实践——洞口思源实验学校教学楼 | 第87-92页 |
6.2.1 项目概况 | 第87页 |
6.2.2 教学楼的规划设计 | 第87-88页 |
6.2.3 教学楼的建筑设计 | 第88-92页 |
6.3 适宜湖南地区的中小学教学楼绿色建筑设计方法 | 第92-93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93-94页 |
结论 | 第94-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100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00-101页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项目 | 第101-102页 |
附录C 调查问卷 | 第102-104页 |
致谢 | 第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