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3页 |
| ·标量介子的历史简介 | 第7-9页 |
| ·标量粒子的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 ·工作简介 | 第12-13页 |
| 第二章 标量介子的产生机制 | 第13-21页 |
| ·标量粒子共振态的产生机制 | 第13-14页 |
| ·双光子碰撞中的轻标量粒子 | 第14-18页 |
| ·双光子碰撞过程的研究 | 第14-17页 |
| ·f_0→γγ α_0→γγ衰变过程的实验现状 | 第17-18页 |
| ·φ→π~0π~0γ和φ→ηπ~0γ衰变过程的实验研究现状 | 第18-21页 |
| 第三章 U(3)×U(3)线性σ模型 | 第21-32页 |
| ·QCD 手征对称性 | 第21-24页 |
| ·SU(2)线性σ模型 | 第24-26页 |
| ·U(3)×U(3)线性σ模型 | 第26-32页 |
| 第四章 f_0(980) 、α_0(980) 和σ的双光子衰变 | 第32-41页 |
| ·拉格朗日量 | 第32页 |
| ·夸克三角图 | 第32-36页 |
| ·衰变振幅 | 第36页 |
| ·费曼规则 | 第36-38页 |
| ·数值结果与讨论 | 第38-41页 |
| ·手征极限下的衰变宽度 | 第38-39页 |
| ·一般情况下的衰变宽度 | 第39-41页 |
| 结论 | 第41-42页 |
| 参考文献 | 第42-46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46-47页 |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