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本文中的符号,变量名及量纲 | 第12-14页 |
图件目录 | 第14-2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22-40页 |
第一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2-23页 |
第二节 煤岩及页岩的孔隙结构 | 第23-25页 |
第三节 甲烷及二氧化碳在煤岩中的吸附 | 第25-32页 |
·煤层甲烷简介 | 第25-27页 |
·煤层中甲烷的吸附 | 第27-29页 |
·煤层中二氧化碳的吸附 | 第29-32页 |
第四节 甲烷及二氧化碳在页岩中的吸附 | 第32-35页 |
·页岩气资源简介 | 第32-33页 |
·页岩中甲烷的吸附 | 第33-35页 |
第五节 微孔结构与烃类运移 | 第35-36页 |
第六节 研究方法及研究概要 | 第36-40页 |
·研究方法 | 第36-37页 |
·论文工作量 | 第37-38页 |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38-40页 |
第二章 微观孔隙中气体吸附作用的模拟方法 | 第40-48页 |
第一节 孔隙结构表征及吸附模型现状 | 第40-42页 |
第二节 QSDFT模型 | 第42-45页 |
第三节 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参数 | 第45-46页 |
第四节 孔隙表面模型 | 第46页 |
第五节 溶剂化力的计算 | 第46-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三章 QSDFT方法在气体吸附研究中的应用 | 第48-66页 |
第一节 QSDFT方法在孔径分布计算方面的应用 | 第48-55页 |
·QSDFT核心 | 第48-49页 |
·核心数据计算所采用的参数 | 第49-50页 |
·用于检验核心数据的实验样品 | 第50-51页 |
·孔径分布(PSD)计算结果对比 | 第51-55页 |
第二节 基于QSDFT方法的溶剂化压力计算 | 第55-64页 |
·吸附气体的密度分布曲线 | 第57-59页 |
·在P/P_0=1的外部压力下,溶剂化压力和平均密度的随孔径的变化情况 | 第59-61页 |
·吸附过程中,匹配孔中和不匹配孔的吸附等温线和溶剂化压力 | 第61-62页 |
·溶剂化压力演变模式的分类 | 第62-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第四章 面向ECBM的煤层气体吸附容量估算及形变研究 | 第66-86页 |
第一节 典型煤岩样品的吸附等温线及孔径分布 | 第66-68页 |
第二节 煤岩中甲烷的吸附容量及吸附引起的形变 | 第68-78页 |
·煤岩孔中甲烷吸附等温线和密度分布曲线 | 第68-70页 |
·煤岩吸附甲烷过程中溶剂化压力和体积应变 | 第70-73页 |
·与实验数据的对比 | 第73-76页 |
·甲烷吸附容量 | 第73-74页 |
·体积应变 | 第74-76页 |
·甲烷在模型煤岩地层中的吸附 | 第76-78页 |
第三节 二氧化碳在煤岩中的封存 | 第78-84页 |
·二氧化碳在煤岩中的吸附等温线和密度分布曲线 | 第78-80页 |
·二氧化碳的溶剂化压力和体相应变 | 第80-83页 |
·QSDFT模型与实验体相应变的对比 | 第83-84页 |
第四节 二氧化碳驱替煤层中吸附态的甲烷 | 第84-85页 |
本章小结 | 第85-86页 |
第五章 页岩中气态甲烷吸附和二氧化碳封存潜力研究 | 第86-110页 |
第一节 页岩样品的孔径结构分析 | 第86-92页 |
·页岩样品的岩石学特征 | 第86-87页 |
·页岩样品的吸附等温线及孔径分布 | 第87-92页 |
第二节 甲烷在页岩孔隙中的吸附行为 | 第92-100页 |
·甲烷在页岩中的吸附等温线 | 第92-94页 |
·甲烷吸附的溶剂化压力 | 第94-97页 |
·盆地页岩的甲烷吸附储量和形变分析:以东营凹陷为例 | 第97-100页 |
第三节 二氧化碳在页岩孔隙中的吸附行为 | 第100-107页 |
·二氧化碳在页岩中的吸附等温线 | 第100-102页 |
·二氧化碳在页岩中的溶剂化压力 | 第102-106页 |
·二氧化碳在有温压梯度的盆地中的吸附量和形变 | 第106-107页 |
本章小结 | 第107-110页 |
第六章 链状分子穿越纳米孔喉过程的初步模拟 | 第110-128页 |
第一节 DPD方法 | 第111-113页 |
第二节 链状分子穿越纳米孔道的DPD模型 | 第113-115页 |
第三节 外部力场的影响 | 第115-117页 |
第四节 分子链长与穿越时间的关系 | 第117-120页 |
第五节 溶剂质量的影响 | 第120-121页 |
第六节 链状分子在穿越过程中的构型的变化 | 第121-126页 |
本章小结 | 第126-128页 |
主要结论 | 第128-130页 |
参考文献 | 第130-142页 |
致谢 | 第142-144页 |
附录 | 第144-1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