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8页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7-10页 |
一、巨大的社会变迁加速代沟问题凸显 | 第7-8页 |
二、媒介素养差异成为代沟问题重要突破口 | 第8-9页 |
三、文化反哺广泛出现在代际间交流中 | 第9-10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与理论对话 | 第10-14页 |
一、媒介素养概念的多样解读与现代丰富 | 第10-12页 |
二、媒介素养教育的西方镜鉴与中国经验 | 第12-13页 |
三、反向社会化与文化反哺的本土化研究 | 第13-14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设计 | 第14-16页 |
一、定量研究:调查方案与实施 | 第14-15页 |
二、定性研究:访谈设计 | 第15-16页 |
三、研究框架设计 | 第16页 |
第四节 研究意义与局限 | 第16-18页 |
一、创新与意义 | 第16-17页 |
二、局限与不足 | 第17-18页 |
第二章 文化反哺在家庭媒介素养教育出现的背景与原因 | 第18-29页 |
第一节 宏观背景:社会变迁中的巨大代际断裂 | 第18-23页 |
一、经济进步与家庭核心化交织 | 第18-20页 |
二、教育发展与思想多元化并轨 | 第20-22页 |
三、信息技术与新媒介科技争辉 | 第22-23页 |
第二节 微观原因:青年占据媒介素养权威地位 | 第23-26页 |
一、年轻一代紧抓技术发展步伐 | 第23-24页 |
二、青年文化快速更迭引领潮流 | 第24-25页 |
三、亲子两代在文化演进中博弈 | 第25-26页 |
第三节 推动关键:家庭成员共同的社会化需求 | 第26-29页 |
一、远距离家庭沟通交流需要 | 第26-27页 |
二、现代职场工作联动新趋势 | 第27-28页 |
三、便利生活与提升社交需求 | 第28-29页 |
第三章 反哺在家庭媒介素养教育中的影响因素与表现方式 | 第29-41页 |
第一节 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 | 第29-32页 |
第二节 影响因素的定性分析 | 第32-35页 |
一、成长轨迹是学习态度的形成背景 | 第33-34页 |
二、家庭关系是媒介素养反哺发展的温床 | 第34-35页 |
第三节 家庭媒介互动和素养反哺方式 | 第35-40页 |
一、家庭媒介互动中的素养反哺 | 第35-38页 |
二、媒介互动方式对媒介素养反哺的影响 | 第38-40页 |
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媒介素养反哺对家庭与代际关系的影响 | 第41-52页 |
第一节 媒介素养提升与现代信息生活变革 | 第41-44页 |
一、网络发展迅猛构建新信息时代 | 第41-42页 |
二、网络媒介编织现代社会生活 | 第42-43页 |
三、现代家庭媒介生活满足更多反哺需求 | 第43-44页 |
第二节 现代家庭媒介互动的变化 | 第44-47页 |
一、形态与方式丰富多样 | 第44-45页 |
二、话题与内容扩展多变 | 第45页 |
三、符号与表达轻松活泼 | 第45-47页 |
第三节 家庭代际关系在媒介生活中的变化 | 第47-52页 |
一、变化的基础:亲子双方认知与了解加深 | 第47-48页 |
二、变化的关键:依存与权利关系格局变化 | 第48-49页 |
三、变化的未来:代际关系从共生走向契洽 | 第49-52页 |
结语 | 第52-55页 |
一、主要结论 | 第52-53页 |
二、讨论与展望 | 第53页 |
三、研究的遗憾与缺失 | 第53-55页 |
附录部分 | 第55-65页 |
附录1: 现代家庭网络媒介素养及互动状况调查问卷 | 第55-59页 |
附录2: 定量调查样本结构表 | 第59-60页 |
附录3: 调查问卷数据情况汇总 | 第60-62页 |
附录4: 家庭媒介互动形态变量因子提取分析表 | 第62-63页 |
附录5: 定性结构化访谈提纲 | 第63-64页 |
附录6: 定性访谈对象基本情况表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一、英文文献 | 第65-66页 |
二、中文文献 | 第66-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