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配准和超分辨率复原技术的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2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9页 |
1.2.1 图像配准技术的研究现状及面临的挑战 | 第11-15页 |
1.2.2 超分辨率复原技术的研究现状与挑战 | 第15-19页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9-20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20-22页 |
第2章 图像配准中的关键技术 | 第22-32页 |
2.1 图像配准原理 | 第22-23页 |
2.1.1 图像配准的定义 | 第22页 |
2.1.2 空间几何变换原理 | 第22-23页 |
2.2 SIFT特征匹配原理 | 第23-29页 |
2.2.1 尺度空间建立 | 第24页 |
2.2.2 极值点提取与关键点定位 | 第24-27页 |
2.2.3 关键点方向赋值 | 第27-28页 |
2.2.4 关键点描述及特征点配准 | 第28-29页 |
2.3 自适应权值的立体匹配算法 | 第29-31页 |
2.3.1 权值计算 | 第29-30页 |
2.3.2 代价聚集和视差选择 | 第30-3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3章 超分辨率复原技术 | 第32-40页 |
3.1 图像退化模型 | 第32-33页 |
3.2 超分率重建的可行理论依据 | 第33-34页 |
3.3 POCS算法 | 第34-36页 |
3.4 超分辨率算法评价 | 第36-38页 |
3.4.1 客观评价方法 | 第36-37页 |
3.4.2 主观评价方法 | 第37-3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4章 基于RGB比例空间的立体匹配算法 | 第40-50页 |
4.1 颜色空间 | 第40-41页 |
4.2 RGB比例空间 | 第41-43页 |
4.3 算法框架 | 第43-45页 |
4.4 实验结果 | 第45-48页 |
4.5 结论 | 第48-50页 |
第5章 输电线图像超分辨率复原算法 | 第50-58页 |
5.1 凸集投影法 | 第50-51页 |
5.2 算法实现 | 第51-54页 |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4-56页 |
5.4 结论 | 第56-58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8-60页 |
6.1 本文工作总结 | 第58页 |
6.2 展望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6页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66-68页 |
作者简介 | 第66页 |
研究成果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