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9-10页 |
一、环境侵权中的生态损害赔偿概述 | 第10-15页 |
(一) 现行环境侵权损害赔偿范围现状 | 第10-11页 |
(二) 生态损害赔偿基本要素学理分析 | 第11-15页 |
1. 生态损害赔偿的概念 | 第11-12页 |
2. 生态损害赔偿请求权主体的认定 | 第12页 |
3. 生态损害赔偿责任主体的确定 | 第12-13页 |
4. 生态损害侵权责任构成要件 | 第13-15页 |
二、生态损害赔偿制度在我国全面推行的必要性分析 | 第15-18页 |
(一) 生态损害的独特性 | 第15-16页 |
(二) 预防生态环境继续恶化的客观需要 | 第16-18页 |
1. 现有的法律制度不能对环境恶化起到有效预防作用 | 第16-18页 |
2. 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现状 | 第18页 |
(三) 顺应国际上的趋势 | 第18页 |
三、推行生态损害赔偿制度的可行性分析 | 第18-23页 |
(一) 国内立法和实践经验的支持 | 第19-21页 |
(二) 国外立法的借鉴 | 第21-23页 |
四、全面推行生态损害赔偿制度的具体设想 | 第23-26页 |
(一) 完善生态损害赔偿立法 | 第23-24页 |
(二) 建立专业的生态损害科学评估制度 | 第24-25页 |
(三) 确立生态损害赔偿的社会化填补机制 | 第25-26页 |
1. 构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责任保险制度 | 第25页 |
2. 确立生态环境侵权的国家专项补贴 | 第25-26页 |
3. 建立财务保证制度 | 第26页 |
结论 | 第26-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31页 |
致谢 | 第31-32页 |
研究生履历 | 第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