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1 引言 | 第11-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2-13页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3-17页 |
1.3.1 水安全概念发展现状 | 第13页 |
1.3.2 水安全系统概念发展现状 | 第13-14页 |
1.3.3 水安全评价指标研究动态 | 第14-15页 |
1.3.4 水安全评价指标权重方法研究动态 | 第15-16页 |
1.3.5 水安全综合评价方法研究动态 | 第16-17页 |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 第17页 |
1.5 创新点 | 第17-18页 |
1.6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2 水安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研究与分析 | 第19-26页 |
2.1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分析 | 第19-20页 |
2.2 水安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分析 | 第20-24页 |
2.2.1 水安全复杂适应系统主体(Agent)及对象(object)的描述 | 第20-21页 |
2.2.2 水安全复杂适应系统的基本特性和机制 | 第21-24页 |
2.3 水安全复杂适应系统特性分析 | 第24-26页 |
3 水安全复杂适应系统评价模型建立 | 第26-33页 |
3.1 建立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特性和机制的评价指标体系 | 第26-28页 |
3.1.1 指标选取的原则 | 第26页 |
3.1.2 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26-28页 |
3.2 水安全系统安全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28-29页 |
3.2.1 熵权法原理 | 第28-29页 |
3.2.2 改进熵权法 | 第29页 |
3.3 水安全系统综合评价模型 | 第29-33页 |
3.3.1 城市水安全系统安全指数评价模型 | 第29-30页 |
3.3.2 多变量迭代综合评价模型 | 第30-33页 |
4 实例演化仿真 | 第33-48页 |
4.1 建三江水安全系统综合评价仿真 | 第33-40页 |
4.1.1 建三江概述 | 第33-35页 |
4.1.2 建三江水安全系统评价 | 第35-40页 |
4.2 甘肃省水安全系统综合评价仿真 | 第40-45页 |
4.2.1 甘肃省概述 | 第40-41页 |
4.2.2 甘肃省水安全系统评价 | 第41-45页 |
4.3 结果分析 | 第45-48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