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广播、电视事业论文--编辑、写作和播送业务论文

从改编到原创:我国电视节目模式发展问题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英文摘要第4页
1 绪论第7-16页
    1.1 选题背景第7-9页
    1.2 研究现状第9-13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9-12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3页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第13-14页
    1.4 研究方法与内容框架第14页
        1.4.1 研究方法第14页
        1.4.2 内容框架第14页
    1.5 创新之处第14-16页
2 电视节目模式的理论研究第16-31页
    2.1 国外电视节目模式的发展历程第16-18页
    2.2 电视节目模式在中国的发展第18-24页
        2.2.1 第一阶段:模仿、克隆成风第18-20页
        2.2.2 第二阶段:购买版权,进行改编第20-23页
        2.2.3 第三阶段:国产原创电视模式起步发展第23-24页
    2.3 电视节目模式的特征第24-27页
        2.3.1 大众化收视第24-25页
        2.3.2 可版权性第25页
        2.3.3 可交易与可复制第25-27页
        2.3.4 文化接近性第27页
    2.4 影响电视节目模式流通的因素第27-31页
        2.4.1 价值观第28页
        2.4.2 收视习惯第28-29页
        2.4.3 受众规模第29页
        2.4.4 衍生与扩展第29-30页
        2.4.5 成本效益第30-31页
3 《奔跑吧兄弟》本土化改编策略分析第31-46页
    3.1 原版模式《Running Man》分析第31-38页
        3.1.1 精彩有趣的节目游戏规则第32-33页
        3.1.2 明星主持团队和嘉宾第33-36页
        3.1.3 标志性的视觉符号第36-37页
        3.1.4 专业化的制作团队第37-38页
    3.2 中国版《奔跑吧兄弟》的本土化改编策略第38-44页
        3.2.1 概况第38-40页
        3.2.2 本土化叙事元素的加入第40-41页
        3.2.3 主持人配置的变化第41-43页
        3.2.4 播出方式的改变第43页
        3.2.5 多元营销方式、开发“周边文化”第43-44页
    3.3 电视节目模式本土化改编策略成功经验分析第44-46页
        3.3.1 大胆创新,融合中国元素第44页
        3.3.2 延续品牌符号,细化节目制作第44-45页
        3.3.3 弘扬民族精神,传递“正能量”第45页
        3.3.4 新媒体营销,开拓周边产品第45-46页
4 机遇与挑战:电视节目模式的发展趋势第46-50页
    4.1 电视节目模式进入转型时期第46-47页
        4.1.1 观众收看节目的方式变化第46页
        4.1.2 媒介融合下的视网互动第46-47页
    4.2 国产原创电视节目模式发展对策第47-50页
        4.2.1 适应版权产业的生产方式第48页
        4.2.2 媒介融合下的传播营销方式第48-49页
        4.2.3 打开创意题材的视野第49-50页
致谢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3页
附录第53页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传统报业在数字化转型中的品牌建构策略--以《南方都市报》为例
下一篇:明星亲子节目的同质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