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10-16页 |
1.2.1 选配解决方案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2 面向数字化装配的技术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3 温度-结构耦合场分析的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第2章 指挥阀数字化装配系统的整体设计 | 第17-25页 |
2.1 指挥阀数字化装配系统关键模块的功能设计 | 第17-18页 |
2.2 开发工具及开发环境的选择 | 第18-19页 |
2.3 系统的数据结构及数据库设计 | 第19-21页 |
2.3.1 系统的数据结构设计 | 第19-20页 |
2.3.2 数据库设计及数据库访问的实现 | 第20-21页 |
2.4 指挥阀零件尺寸录入模块设计与开发 | 第21-24页 |
2.4.1 指挥阀零件尺寸录入模块整体设计 | 第21-22页 |
2.4.2 指挥阀零件尺寸录入模块的程序流程 | 第22-23页 |
2.4.3 指挥阀零件尺寸录入操作的实现 | 第23-2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3章 指挥阀装配序列选配模块的开发 | 第25-40页 |
3.1 指挥阀装配序列选配模块的总体设计 | 第25-26页 |
3.2 基于配合精度的指挥阀选配算法研究 | 第26-33页 |
3.2.1 指挥阀选配问题特点分析及算法设计 | 第26-30页 |
3.2.2 针对选配的指挥阀装配序列编码方式设计 | 第30-31页 |
3.2.3 选配算法控制参数的确定 | 第31-32页 |
3.2.4 装配序列评价函数的建立 | 第32-33页 |
3.3 指挥阀选配模块的编程实现及算法评价 | 第33-39页 |
3.3.1 指挥阀选配模块的数据结构设计 | 第33-35页 |
3.3.2 指挥阀选配模块的编程实现 | 第35-37页 |
3.3.3 选配算法的选配结果评价 | 第37-3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4章 指挥阀温度-结构耦合场分析模块的开发 | 第40-58页 |
4.1 耦合场分析模块需求分析与开发流程 | 第40-42页 |
4.1.1 耦合场分析模块的需求分析 | 第40页 |
4.1.2 温度-结构耦合场分析模块的开发流程 | 第40-42页 |
4.2 ANSYS环境下的指挥阀温度-结构耦合场分析 | 第42-48页 |
4.2.1 指挥阀温度-结构耦合场分析方法的确定 | 第42页 |
4.2.2 指挥阀温度-结构耦合场分析的理论基础 | 第42-45页 |
4.2.3 指挥阀的温度-结构耦合场分析 | 第45-48页 |
4.3 VB.NET下的耦合场分析模块开发 | 第48-53页 |
4.3.1 耦合场分析模块的界面设计 | 第48-51页 |
4.3.2 耦合场分析模块的执行流程设计 | 第51-52页 |
4.3.3 耦合场分析模块数据传递的实现 | 第52-53页 |
4.4 耦合场分析结果的实验研究 | 第53-57页 |
4.4.1 实验目的 | 第53-54页 |
4.4.2 实验设计 | 第54-55页 |
4.4.3 实验过程及实验结果分析 | 第55-5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5章 指挥阀装配示教模块的开发 | 第58-68页 |
5.1 指挥阀装配示教模块的整体设计 | 第58-60页 |
5.1.1 指挥阀装配示教模块的功能设计 | 第58-59页 |
5.1.2 指挥阀装配示教模块的界面设计 | 第59-60页 |
5.2 指挥阀装配示教模块开发的技术基础 | 第60-62页 |
5.2.1 Solidworks二次开发技术 | 第60-61页 |
5.2.2 指挥阀示教模块的参数化模型建立 | 第61-62页 |
5.3 指挥阀装配示教模块的编程实现 | 第62-67页 |
5.3.1 Solidworks环境下的装配体中零件位姿变换 | 第62-65页 |
5.3.2 Solidworks环境下指挥阀自动装配的实现 | 第65-66页 |
5.3.3 装配过程信息显示及尺寸链测量的实现 | 第66-6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结论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72-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