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迟子建小说的温情书写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7-11页 |
第一章:迟子建笔下的温情世界 | 第11-21页 |
一、对自然的灵性书写 | 第11-13页 |
(一) 神话化的思维方式 | 第12页 |
(二) 童话世界的营造 | 第12页 |
(三) 独特意象的创造 | 第12-13页 |
二、和谐的温情世界 | 第13-16页 |
(一) 人与自然间相得益彰的关系 | 第14-15页 |
(二) 人与人之间互助互尊的关系 | 第15-16页 |
(三) 人物对于自身内心平和与安静的追求 | 第16页 |
三、对死亡的温情书写 | 第16-21页 |
(一) 死亡书写 | 第17-18页 |
(二) “灵魂”书写 | 第18-21页 |
第二章:温情的探源 | 第21-29页 |
一、独特的童年经历 | 第21-22页 |
二、女性视角的采用 | 第22-25页 |
(一) 女性对自然的天然敏感性 | 第22-23页 |
(二) 女性意识的觉醒 | 第23-24页 |
(三) 传统与现代共同影响下的新女性形象 | 第24-25页 |
三、传统文化的影响 | 第25-29页 |
(一) 对自然的赞美与认同 | 第26-27页 |
(二) 对人性和谐与均衡的追求 | 第27-29页 |
第三章:温情的别样表达 | 第29-37页 |
一、儿童视角 | 第29-31页 |
二、空灵曼妙的小说意境 | 第31-32页 |
三、散文化的结构 | 第32-34页 |
四、诗性的语言 | 第34-37页 |
第四章:温情的力量 | 第37-45页 |
一、人性之美 | 第37-40页 |
(一) 理想的“人的形象”的塑造 | 第37-38页 |
(二) 人性恶的有“度”书写 | 第38-40页 |
二、伤怀之美 | 第40-45页 |
(一) 对现代工业文明及冷淡人际关系的批判 | 第40-41页 |
(二) 对于逝去的古朴宁静的传统村落的缅怀 | 第41-45页 |
结语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5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