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工人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工人运动与组织论文--工会工作论文

制度性因素对新工人群体阶层认同的影响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8-15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8页
    1.2 研究意义第8-10页
        1.2.1 理论意义第9页
        1.2.2 现实意义第9-10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3页
        1.3.1 国内外阶层认同的研究现状第10-11页
        1.3.2 国内外阶层认同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第11-13页
        1.3.3 文献评述第13页
    1.4 研究内容第13-15页
第2章 研究设计第15-24页
    2.1 相关概念阐释及操作化第15-16页
        2.1.1 新工人群体第15页
        2.1.2 制度性因素第15-16页
        2.1.3 阶层认同第16页
    2.2 研究假设第16-17页
    2.3 数据来源及变量的确定第17-20页
        2.3.1 数据来源第17-18页
        2.3.2 样本的提取第18-19页
        2.3.3 变量的选取第19-20页
    2.4 研究方法第20-21页
    2.5 样本的构成第21-23页
    2.6 本章小结第23-24页
第3章 阶层认同的特征描述第24-36页
    3.1 工人群体具有中层认同特征第24-25页
    3.2 工人群体内部出现阶层认同的分化第25-27页
        3.2.1 全社会整体的阶层认同特征第25-26页
        3.2.2 工人群体与全社会整体的阶层认同情况的比较分析第26-27页
    3.3 工人群体具有向上认同的特征第27-29页
        3.3.1 工人群体的客观社会地位特征第27-28页
        3.3.2 工人群体的阶层认同与客观社会地位对比分析第28-29页
    3.4 工人群体的阶层认同具有上升变迁的特征第29-31页
    3.5 不同个体特征的工人群体阶层认同的分布状况第31-35页
        3.5.1 不同年龄的工人群体阶层认同的分布状况第31页
        3.5.2 不同性别的工人群体阶层认同的分布状况第31-32页
        3.5.3 不同收入的工人群体阶层认同的分布状况第32-33页
        3.5.4 不同学历的工人群体阶层认同的分布状况第33-34页
        3.5.5 不同职业层的工人群体阶层认同的分布状况第34-35页
    3.6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4章 阶层认同与制度性因素的相关性分析第36-48页
    4.1 不同政治身份的工人群体阶层认同的差异比较分析第36-38页
        4.1.1 不同政治面貌的工人群体阶层认同的差异比较分析第36-37页
        4.1.2 是否为工会会员身份的工人群体阶层认同的差异比较分析第37-38页
    4.2 不同户籍的工人群体阶层认同的差异比较分析第38-41页
        4.2.1 不同户口所在地的工人群体阶层认同的差异比较分析第38-40页
        4.2.2 不同户籍类型的工人群体阶层认同的差异比较分析第40-41页
    4.3 不同单位性质的工人群体阶层认同的差异比较分析第41-43页
        4.3.1 不同单位类型的工人群体阶层认同的差异比较分析第41-42页
        4.3.2 不同企业所有制的工人群体阶层认同的差异比较分析第42-43页
    4.4 不同所在地区的工人群体阶层认同的差异比较分析第43-46页
    4.5 本章小结第46-48页
第5章 理论假设检验与分析第48-54页
    5.1 理论假设检验第48-49页
    5.2 分析与思考第49-53页
        5.2.1 工人群体具有向上认同且分化明显第49-50页
        5.2.2 政治身份对工人群体的阶层认同有重要作用第50-51页
        5.2.3 户籍对工人群体的阶层认同有重要作用第51-52页
        5.2.4 单位性质对工人群体的阶层认同有重要作用第52页
        5.2.5 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影响工人群体的阶层认同第52-53页
    5.3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结论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9页
致谢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海林市H镇村委会选举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下一篇:用于五个洲际人群区分的SNP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