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细胞遗传学论文--植物基因工程论文

水稻OsCATA基因在光呼吸过程中的功能研究

中文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中英文对照词第8-9页
1 文献综述第9-21页
    1.1 光呼吸第9-11页
        1.1.1 光呼吸代谢途径概述第9-11页
        1.1.2 光呼吸的生理意义第11页
    1.2 光呼吸与光合作用第11-15页
        1.2.1 Rubisco酶第11-12页
        1.2.2 光呼吸与光合作用关系第12-13页
        1.2.3 光合作用的光抑制和光呼吸第13-15页
    1.3 光呼吸与抗氧化系统第15-19页
        1.3.1 活性氧的产生机制第15页
        1.3.2 活性氧清除系统第15-17页
        1.3.3 过氧化氢(H_2O_2)第17-18页
        1.3.4 过氧化氢酶(CAT)第18-19页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9-21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1-28页
    2.1 材料第21-22页
        2.1.1 植物材料第21页
        2.1.2 菌种及载体第21页
        2.1.3 酶及相关试剂第21-22页
    2.2 实验方法第22-28页
        2.2.1 转基因水稻鉴定第22-24页
            2.2.1.1 Real time-PCR鉴定第22页
                2.2.1.1.1 水稻总RNA的提取和反转录第22页
                2.2.1.1.2 定量PCR体系及程序第22页
            2.2.1.2 CATA蛋白表达分析第22-24页
                2.2.1.2.1 水稻叶片CATA蛋白提取第22页
                2.2.1.2.2 Western Blot分析第22-24页
            2.2.1.3 H_2O_2和O_2~·-组织化学检测第24页
        2.2.2 不同气体配比处理第24-25页
        2.2.3 酶活和抗氧化物质含量测定第25页
        2.2.4 H_2O_2的电镜观察第25页
        2.2.5 数字基因表达谱测序分析第25页
        2.2.6 酵母双杂交第25-28页
            2.2.6.1 重组诱饵质粒的构建第25-26页
            2.2.6.2 利用重组质粒pGBK-CATA筛选水稻cDNA文库第26-28页
                2.2.6.2.1 重组诱饵质粒转化酵母菌株AH109第26页
                2.2.6.2.2 重组诱饵质粒自激活及毒性检测第26页
                2.2.6.2.3 cDNA文库筛选第26-27页
                2.2.6.2.4 阳性菌落pGADT7文库质粒测序分析第27-28页
3 实验结果第28-46页
    3.1 OsCATAi转基因水稻材料鉴定第28-30页
        3.1.1 定量PCR鉴定第28-29页
        3.1.2 CATA蛋白表达分析第29页
        3.1.3 不同基因型水稻表型分析第29页
        3.1.4 OsCATAi转基因水稻H_2O_2和O_2·~-组织化学检测第29-30页
    3.2. 不同浓度CO_2和O_2处理对不同基因型水稻相关基因表达和生长的影响第30-44页
        3.2.1 CO_2和O_2处理对基因表达的影响第30-34页
        3.2.2 不同浓度CO_2和O_2处理对不同基因型水稻株高和根干重的影响第34页
        3.2.3 不同浓度CO_2和O_2处理对不同基因型水稻Rubisco酶活、光合作用和编码C2与C3途径酶基因表达的影响第34-38页
        3.2.4 不同浓度CO_2和O_2处理对不同基因型水稻叶绿素荧光参数和编码光系统相关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第38-39页
        3.2.5 不同浓度CO_2和O_2处理对不同基因型水稻抗氧化酶活性和编码抗氧化酶基因表达的影响第39-42页
        3.2.6 不同浓度CO_2和O_2处理对不同基因型水稻抗氧化物质含量的影响第42页
        3.2.7 OsCATAi转基因水稻在不同浓度CO_2和O_2处理下内源H_2O_2的细胞化学定位第42-44页
    3.3 水稻OsCATA互作蛋白筛选第44-46页
        3.3.1 构建诱饵重组质粒第44页
        3.3.2 重组诱饵质粒的自激活及毒性检测第44页
        3.3.3 cDNA文库筛选结果第44-45页
        3.3.4 测序及同源性分析第45-46页
4 分析与讨论第46-51页
    4.1 OsCATAi转基因水稻具有典型的光呼吸表型第46-47页
    4.2 OsCATA基因与光呼吸代谢和光合作用第47-48页
    4.3 OsCATA基因和抗氧化系统第48-49页
    4.4 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与CATA互作蛋白第49-51页
5 结论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9页
附录第59-64页
    附1. 实验过程中用到的引物第59-60页
    附2. 数字基因表达谱分析第60-64页
        2.1 不同浓度CO_2和O_2处理下日本晴和OsCATAi转基因水稻与参考基因比对结果第60-61页
        2.2 不同浓度CO_2和O_2处理下日本晴和OsCATAi转基因水稻基因覆盖度统计第61-62页
        2.3 所有基因表达图第62-64页
            2.3.1 不同浓度CO_2和O_2处理下OsCATAi转基因水稻所有基因表达图(以日本晴为对照)第62-63页
            2.3.2 不同浓度CO_2和O_2处理下日本晴和OsCATAi转基因水稻所有基因表达图(以正常空气中表达为对照)第63-64页
致谢第64-6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5-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三维GIS中矢量数据的组织与绘制技术研究
下一篇:姜黄素和地西他滨对菊花DNA甲基化和生长发育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