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药用作物论文--草本论文--多年生论文

淫羊藿不同种质形态及光合性状差异比较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21页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第9-19页
        1.1.1 淫羊藿的种质资源第9-12页
        1.1.2 淫羊藿种子学及繁殖栽培技术研究第12-16页
        1.1.3 淫羊藿的生态学与生理生化研究第16-18页
        1.1.4 箭叶淫羊藿研究现状第18-19页
    1.2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第19-21页
        1.2.1 研究目标第19页
        1.2.2 研究内容第19-20页
        1.2.3 研究技术路线第20-21页
第2章 材料与方法第21-24页
    2.1 试验地概况第21页
    2.2 试验材料与田间试验方法第21页
    2.3 测定指标及方法第21-22页
        2.3.1 淫羊藿生长形态性状测定第21-22页
        2.3.2 淫羊藿种子形态性状测定第22页
        2.3.3 淫羊藿光合特性测定第22页
    2.4 数据分析第22-24页
第3章 淫羊藿不同种质种子形态性状比较第24-27页
    3.1 淫羊藿不同种质种子形态性状比较第24-25页
    3.2 淫羊藿种子形态性状的相关分析第25页
    3.3 淫羊藿种子形态性状与地理气候因子相关分析第25-27页
第4章 淫羊藿不同种质植株形态性状比较第27-32页
    4.1 淫羊藿不同种质植株形态性状比较第27-28页
    4.2 淫羊藿不同种质叶面积方程的建立第28-29页
    4.3 淫羊藿不同种质植株形态性状的相关分析第29页
    4.4 淫羊藿不同种质生长动态比较第29-30页
    4.5 淫羊藿不同种质开花物候比较第30页
    4.6 淫羊藿不同种质植株形态性状与地理气候因子的关系第30-32页
第5章 淫羊藿不同种质的光合特性比较第32-42页
    5.1 淫羊藿生长环境的气候因子日变化特征第32页
    5.2 淫羊藿的光合特性分析第32-36页
        5.2.1 淫羊藿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特征第32-33页
        5.2.2 淫羊藿的蒸腾速率日变化特征第33页
        5.2.3 淫羊藿气孔导度、水气压亏缺对净光合速率的影响第33页
        5.2.4 淫羊藿胞间CO_2浓度、气孔限制值对净光合速率的影响第33-34页
        5.2.5 淫羊藿水分利用效率的日变化特征第34页
        5.2.6 淫羊藿的光合速率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第34-35页
        5.2.7 淫羊藿光合速率对光照强度的响应第35-36页
        5.2.8 淫羊藿的净光合速率对CO_2浓度的响应第36页
    5.3 淫羊藿不同种质的光合日变化比较第36-37页
    5.4 淫羊藿不同种质的蒸腾日变化比较第37-38页
    5.5 淫羊藿不同种质的水分利用效率日变化比较第38-39页
    5.6 淫羊藿不同种质的光响应特性比较第39-40页
    5.7 淫羊藿不同种质的CO_2响应特性比较第40-42页
第6章 全文结论与讨论第42-47页
    6.1 结论第42-43页
    6.2 讨论第43-45页
        6.2.1 淫羊藿不同种质种子形态性状差异第43页
        6.2.2 淫羊藿不同种质的植株形态性状差异第43-44页
        6.2.3 淫羊藿的植物光合作用特征第44-45页
        6.2.4 淫羊藿不同种质的光合特性差异第45页
    6.3 研究展望第45-47页
参考文献第47-53页
致谢第53-54页
作者简介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水氮密调控对黄华占再生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下一篇:宁夏旱作农业覆膜保墒集雨降水高效利用技术模式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