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1 绪论 | 第8-14页 |
| 1.1 黄檗的生物学特征 | 第8-10页 |
| 1.1.1 黄檗的形态及天然分布 | 第8页 |
| 1.1.2 黄檗的主要药用成分 | 第8-10页 |
| 1.2 磷营养对植物生长及次生代谢的影响 | 第10-11页 |
| 1.2.1 磷营养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第10页 |
| 1.2.2 磷营养对植物次生代谢的影响 | 第10-11页 |
| 1.3 钾营养对植物生长及次生代谢的影响 | 第11-12页 |
| 1.3.1 钾营养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第11页 |
| 1.3.2 钾营养对植物次生代谢的影响 | 第11-12页 |
| 1.4 黄檗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1.5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3-14页 |
| 1.5.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3页 |
| 1.5.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4-17页 |
| 2.1 实验地概况 | 第14页 |
| 2.2 实验材料 | 第14页 |
| 2.3 实验方法 | 第14-15页 |
| 2.3.1 营养液配比 | 第14-15页 |
| 2.3.2 黄檗幼苗培养 | 第15页 |
| 2.3.3 生长指标的测定 | 第15页 |
| 2.3.4 生物碱的测定 | 第15页 |
| 2.3.5 质谱条件 | 第15页 |
| 2.4 实验仪器及药品 | 第15-16页 |
| 2.5 数据处理 | 第16-17页 |
| 3 不同浓度磷对黄檗幼苗生长及三种生物碱含量的影响 | 第17-33页 |
| 3.1 不同浓度磷对黄檗幼苗生长的影响 | 第17-20页 |
| 3.1.1 不同浓度磷对黄檗幼苗株高和基径的影响 | 第17-18页 |
| 3.1.2 不同浓度磷对黄檗幼苗生物量的影响 | 第18-20页 |
| 3.2 不同浓度磷对黄檗幼苗三种生物碱含量的影响 | 第20-28页 |
| 3.2.1 不同浓度磷对黄檗幼苗小檗碱含量的影响 | 第20-23页 |
| 3.2.2 不同浓度磷对黄檗幼苗药根碱含量的影响 | 第23-25页 |
| 3.2.3 不同浓度磷对黄檗幼苗掌叶防己碱含量的影响 | 第25-28页 |
| 3.3 不同浓度磷对黄檗幼苗三种生物碱总量的影响 | 第28-31页 |
| 3.3.1 地上部分三种生物碱总量 | 第28-29页 |
| 3.3.2 地下部分三种生物碱总量 | 第29-30页 |
| 3.3.3 单株生物碱总量 | 第30-31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 4 不同浓度钾对黄檗幼苗生长及三种生物碱含量的影响 | 第33-48页 |
| 4.1 不同浓度钾对黄檗幼苗生长的影响 | 第33-36页 |
| 4.1.1 不同浓度钾对黄檗幼苗株高和基径的影响 | 第33-34页 |
| 4.1.2 不同浓度钾对黄檗幼苗生物量的影响 | 第34-36页 |
| 4.2 不同浓度钾对黄檗幼苗三种生物碱含量的影响 | 第36-43页 |
| 4.2.1 不同浓度钾对黄檗幼苗小檗碱含量的影响 | 第36-39页 |
| 4.2.2 不同浓度钾对黄檗幼苗药根碱含量的影响 | 第39-41页 |
| 4.2.3 不同浓度钾对黄檗幼苗掌叶防已碱含量的影响 | 第41-43页 |
| 4.3 不同浓度钾对黄檗幼苗三种生物碱总量的影响 | 第43-47页 |
| 4.3.1 地上部分三种生物碱总量 | 第43-44页 |
| 4.3.2 地下部分三种生物碱总含量 | 第44-46页 |
| 4.3.3 整株生物碱总量 | 第46-47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 结论 | 第48-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4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4-55页 |
| 致谢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