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4-5页 |
中文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主要英文缩略词表 | 第14-1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6-42页 |
1.1 长链非编码RNA | 第16-20页 |
1.1.1 lncRNA的特点 | 第17-18页 |
1.1.2 lncRNA的分类 | 第18-19页 |
1.1.3 lncRNA的相关数据库 | 第19-20页 |
1.2 lncRNA的生物学功能 | 第20-24页 |
1.2.1 表观遗传学调控 | 第22页 |
1.2.2 转录调控 | 第22-23页 |
1.2.3 转录后调控 | 第23-24页 |
1.3 lncRNA在肿瘤中的作用及研究方法 | 第24-33页 |
1.3.1 lncRNA在肿瘤中的作用 | 第25-29页 |
1.3.2 研究lncRNA在肿瘤中作用的方法 | 第29-32页 |
1.3.3 小结 | 第32-33页 |
1.4 lncRNA在肿瘤中的临床意义 | 第33-37页 |
1.4.1 肿瘤风险评估 | 第33页 |
1.4.2 肿瘤的诊断 | 第33-34页 |
1.4.3 肿瘤的预后判断 | 第34-35页 |
1.4.4 肿瘤的复发判断 | 第35-36页 |
1.4.5 肿瘤的治疗 | 第36-37页 |
1.4.6 小结 | 第37页 |
1.5 论文设计 | 第37-42页 |
1.5.1 lncRNA uc002yug.2 在肝细胞癌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 | 第38-40页 |
1.5.2 lncRNA UCA1预测肿瘤转移及预后的临床意义 | 第40-42页 |
第2章 lncRNA uc002yug.2 在肝细胞癌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 | 第42-82页 |
2.1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 第43-47页 |
2.1.1 实验材料 | 第43-44页 |
2.1.2 主要试剂与材料 | 第44-45页 |
2.1.3 主要溶液的配制 | 第45-46页 |
2.1.4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46-47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47-62页 |
2.2.1 肝癌肿瘤及癌旁组织的获取 | 第47-48页 |
2.2.2 组织总RNA提取 | 第48页 |
2.2.3 细胞总RNA提取 | 第48-49页 |
2.2.4 反转录 | 第49页 |
2.2.5 q RT-PCR | 第49-50页 |
2.2.6 构建稳定过表达uc002yug.2 慢病毒载体 | 第50-53页 |
2.2.7 构建稳定敲降uc002yug.2 慢病毒载体 | 第53-54页 |
2.2.8 质粒提取 | 第54-57页 |
2.2.9 细胞培养 | 第57-58页 |
2.2.10 稳定过表达uc002yug.2 细胞系构建 | 第58-59页 |
2.2.11 稳定敲降uc002yug.2 细胞系构建 | 第59-60页 |
2.2.12 CCK-8 | 第60页 |
2.2.13 克隆形成 | 第60页 |
2.2.14 划痕实验 | 第60-61页 |
2.2.15 细胞侵袭实验 | 第61页 |
2.2.16 裸鼠成瘤 | 第61-62页 |
2.2.17 统计分析 | 第62页 |
2.3 实验结果 | 第62-79页 |
2.3.1 lncRNA uc002yug.2 的基本特征 | 第62-63页 |
2.3.2 uc002yug.2 在肝癌组织及细胞中的表达情况 | 第63-66页 |
2.3.3 稳定过表达或敲降uc002yug.2 肝癌细胞系的构建 | 第66-67页 |
2.3.4 uc002yug.2 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 第67-72页 |
2.3.5 uc002yug.2 对肝癌细胞迁移与侵袭的影响 | 第72-76页 |
2.3.6 uc002yug.2 对小鼠体内肿瘤形成的影响 | 第76-77页 |
2.3.7 uc002yug.2 促进肝癌的分子机制 | 第77-79页 |
2.4 小结与讨论 | 第79-82页 |
第3章 lncRNA UCA1预测肿瘤转移及预后的临床意义 | 第82-100页 |
3.1 研究材料 | 第83-84页 |
3.1.1 文献检索 | 第83页 |
3.1.2 选择与排除标准 | 第83-84页 |
3.1.3 数据提取 | 第84页 |
3.2 分析方法 | 第84-85页 |
3.2.1 质量评价 | 第84-85页 |
3.2.2 数据分析 | 第85页 |
3.3 分析结果 | 第85-98页 |
3.3.1 检索文献结果 | 第85-86页 |
3.3.2 纳入研究的特征 | 第86-89页 |
3.3.3 UCA1与肿瘤转移、预后的meta分析 | 第89-95页 |
3.3.4 发表偏倚分析 | 第95-98页 |
3.4 小结与讨论 | 第98-100页 |
第4章 结论 | 第100-102页 |
参考文献 | 第102-122页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第122-124页 |
致谢 | 第12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