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英文缩写词表 | 第12-13页 |
第1篇 综述 | 第13-29页 |
1.1 细胞死亡的方式 | 第13-14页 |
1.2 细胞凋亡的发现 | 第14-15页 |
1.3 细胞凋亡的超微结构改变 | 第15页 |
1.4 细胞凋亡通路 | 第15-21页 |
1.5 细胞凋亡的检测方法 | 第21-22页 |
1.6 细胞死亡与心血管疾病 | 第22-23页 |
1.7 MicroRNA的发现,合成及作用机制 | 第23-24页 |
1.8 MicroRNA与心血管疾病 | 第24-29页 |
第2篇 实验研究 | 第29-79页 |
第1章 Ang II诱导心肌细胞凋亡时miR-199a-5p/miR-31a-5p的表达变化情况 | 第29-41页 |
1 前言 | 第29-30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30-36页 |
3 结果 | 第36-38页 |
4 讨论 | 第38-40页 |
5 结论 | 第40-41页 |
第2章 MiR-199a-5p/miR-31a-5p对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 第41-55页 |
1 前言 | 第41页 |
2 材料及方法 | 第41-49页 |
3 结果 | 第49-53页 |
4 讨论 | 第53-54页 |
5 结论 | 第54-55页 |
第3章 MiR-199a-5p/miR-31a-5p靶基因的预测及验证 | 第55-69页 |
1 前言 | 第55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55-64页 |
3 结果 | 第64-66页 |
4 讨论 | 第66-68页 |
5 结论 | 第68-69页 |
第4章 Junb基因对细胞凋亡的影响 | 第69-79页 |
1 前言 | 第69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69-74页 |
3 结果 | 第74-77页 |
4 讨论 | 第77-78页 |
5 结论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93页 |
第3篇 结论 | 第93-95页 |
创新点 | 第95-97页 |
局限性 | 第97-99页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99-100页 |
致谢 | 第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