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用一般科学论文--生物医学工程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生物材料学论文

血管支架材料表面改性及其与血液的界面作用机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35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12页
    1.2 血管支架的发展历史第12-21页
        1.2.1 金属裸支架第12-13页
        1.2.2 药物洗脱支架第13-15页
        1.2.3 可降解支架第15-19页
        1.2.4 其他新型支架第19-21页
    1.3 常用金属支架材料种类及其特点第21-23页
        1.3.1 316L不锈钢第21-22页
        1.3.2 NiTi合金第22页
        1.3.3 钴基合金第22-23页
    1.4 支架植入引起的宿主反应第23-28页
        1.4.1 凝血第24-25页
        1.4.2 蛋白吸附第25-26页
        1.4.3 溶血和补体激活第26-27页
        1.4.4 再狭窄第27-28页
    1.5 支架材料表面改性研究进展第28-32页
        1.5.1 原位表面改性第29-30页
        1.5.2 表面薄膜技术第30-32页
    1.6 问题的提出及本文研究内容第32-35页
        1.6.1 问题的提出第32-33页
        1.6.2 本文研究内容第33-35页
第2章 血管支架材料表面薄膜制备及表征方法第35-46页
    2.1 血管支架材料表面薄膜制备方法第35-40页
        2.1.1 磁控溅射法制备薄膜第35-36页
        2.1.2 溶胶-凝胶法制备薄膜第36-40页
    2.2 薄膜制备的材料和设备第40-41页
        2.2.1 主要耗材及试剂第40页
        2.2.2 薄膜制备的主要仪器设备第40-41页
    2.3 薄膜表征与测试方法第41-45页
        2.3.1 微观结构表征第41-42页
        2.3.2 性能测试与分析第42-45页
    2.4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3章 血管支架材料表面溅射法制备薄膜第46-64页
    3.1 引言第46-47页
    3.2 316L不锈钢血管支架材料在模拟体液中的腐蚀行为第47-52页
        3.2.1 体外静态模拟实验第47-48页
        3.2.2 静置时间对血管支架材料表面形貌及性质的影响第48-52页
        3.2.3 小结第52页
    3.3 含氯电解质中界面腐蚀机理探讨第52-55页
        3.3.1 自钝化理论第52-53页
        3.3.2 点蚀形成理论第53-55页
        3.3.3 血管支架材料界面腐蚀改善方法第55页
    3.4 316L不锈钢血管支架材料表面溅射法制备TiO_2薄膜第55-62页
        3.4.1 溅射法制备TiO_2薄膜第56-57页
        3.4.2 TiO_2薄膜结构及性质第57-62页
        3.4.3 小结第62页
    3.5 本章小结第62-64页
第4章 血管支架材料表面溶胶-凝胶法制备薄膜第64-83页
    4.1 引言第64页
    4.2 Sol-gel法制备TiO_2薄膜的工艺研究第64-71页
        4.2.1 热处理工艺第64-67页
        4.2.2 薄膜制备工艺参数对微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第67-71页
    4.3 316L不锈钢血管支架材料表面Sol-gel法制备TiO_2薄膜第71-77页
        4.3.1 TiO_2薄膜的制备及表征方法第71页
        4.3.2 TiO_2薄膜的微观结构及其与血液界面作用第71-76页
        4.3.3 血管支架丝材表面Sol-gel法制备TiO_2薄膜第76-77页
    4.4 碳纳米管掺杂TiO_2薄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第77-81页
        4.4.1 CNTs-TiO_2薄膜制备及表征第78-79页
        4.4.2 CNTs-TiO_2薄膜的微观结构及其与血液界面作用第79-81页
    4.5 本章小结第81-83页
第5章 血管支架材料表面“两步法”改性研究第83-99页
    5.1 引言第83-84页
    5.2 血管支架材料表面原位钝化研究第84-88页
        5.2.1 原位钝化工艺第84页
        5.2.2 钝化膜的微观结构和性质第84-88页
    5.3 血管支架材料表面“原位钝化+薄膜制备”改性研究第88-93页
        5.3.1 生物医用金属材料表面“两步法”改性研究进展第88-89页
        5.3.2 血管支架材料原位钝化后制备TiO_2薄膜的结构和耐腐蚀性第89-93页
    5.4 血管支架材料“两步法”改性后与血液的界面作用第93-98页
        5.4.1 表面形貌第94-96页
        5.4.2 物理性质第96页
        5.4.3 润湿性与表面能第96-98页
    5.5 本章小结第98-99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99-103页
    6.1 总结第99-101页
    6.2 展望第101-103页
致谢第103-104页
参考文献第104-116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116-117页

论文共11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麦凝集素激酶TaLecRK-Ⅳ.1基因的作用和由纹枯病诱导的小麦基因发展的分子标记
下一篇:The Remapping of Ireland and Reestablishment of Irish Nationality:A Postcolonial Study of the Selected Novels of Moore,Deane,and O Nei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