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中英文缩略词一览表 | 第9-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0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4页 |
1.2 静电纺丝纳米纤维 | 第14-17页 |
1.2.1 静电纺丝原理及设备 | 第14-15页 |
1.2.2 静电纺丝影响参数 | 第15-17页 |
1.2.3 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应用 | 第17页 |
1.3 聚丙烯腈及其改性应用 | 第17-20页 |
第二章 肩并肩电纺和电喷技术制备胺化聚丙烯腈/壳聚糖/累托石复合膜及其对铅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 | 第20-38页 |
2.1 前言 | 第20-22页 |
2.2 实验药品与仪器 | 第22-23页 |
2.2.1 实验材料 | 第22-23页 |
2.2.2 实验仪器 | 第23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23-25页 |
2.3.1 纳米复合膜的制备 | 第24页 |
2.3.2 纳米复合膜的胺化反应 | 第24-25页 |
2.4 表征 | 第25-27页 |
2.4.1 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 | 第25页 |
2.4.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与热稳定性测试 | 第25页 |
2.4.3 X射线衍射光谱(XRD) | 第25页 |
2.4.4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X射线能量色散光谱(EDX) | 第25-26页 |
2.4.5 机械性能测试 | 第26页 |
2.4.6 亲水性及孔隙率测试 | 第26页 |
2.4.7 吸附和解吸实验 | 第26-27页 |
2.5 结果与讨论 | 第27-37页 |
2.5.1 复合膜的表面形貌 | 第27-28页 |
2.5.2 复合膜的结构分析 | 第28-29页 |
2.5.3 吸附剂的机械性能 | 第29-30页 |
2.5.4 复合膜的亲水性和孔隙率 | 第30-31页 |
2.5.5 元素分析 | 第31-33页 |
2.5.6 APAN-CS/REC复合膜上铅晶体形貌 | 第33-34页 |
2.5.7 复合膜对Pb~(2+)的吸附性能 | 第34-35页 |
2.5.8 吸附机理研究 | 第35-37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三章 聚丙烯腈多孔纳米短纤维气凝胶的制备及其对铜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 | 第38-57页 |
3.1 前言 | 第38-40页 |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40-41页 |
3.2.1 实验材料 | 第40页 |
3.2.2 实验仪器 | 第40-41页 |
3.3 实验方法 | 第41-45页 |
3.3.1 BAF-a单体合成 | 第42-43页 |
3.3.2 PAN/PVP纳米纤维膜的制备 | 第43-44页 |
3.3.3 多孔纳米短纤维气凝胶的制备 | 第44-45页 |
3.4 表征 | 第45-46页 |
3.4.1 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 | 第45页 |
3.4.2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第45页 |
3.4.3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 第45页 |
3.4.4 X射线衍射光谱(XRD) | 第45页 |
3.4.5 吸附实验 | 第45-46页 |
3.5 结果与讨论 | 第46-56页 |
3.5.1 静电纺丝纳米纤维 | 第46-48页 |
3.5.2 PAN多孔纳米短纤维 | 第48-49页 |
3.5.3 气凝胶形貌分析 | 第49-51页 |
3.5.4 气凝胶的FTIR分析 | 第51-52页 |
3.5.5 气凝胶的XRD分析 | 第52-53页 |
3.5.6 气凝胶对Cu~(2+)的吸附性能 | 第53-54页 |
3.5.7 吸附机理研究 | 第54-56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7-59页 |
4.1 结论 | 第57页 |
4.2 不足与展望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