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缩略词表 | 第8-10页 |
1 绪论 | 第10-24页 |
1.1 姜黄素类化合物研究概述 | 第10-17页 |
1.1.1 姜黄素类化合物的化学结构 | 第11-12页 |
1.1.2 姜黄素类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 第12-13页 |
1.1.3 姜黄素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 第13-16页 |
1.1.4 姜黄素类化合物的开发应用情况及其限制 | 第16-17页 |
1.2 抗氧化活性方法研究概述 | 第17-22页 |
1.2.1 清除自由基能力测定方法 | 第18-19页 |
1.2.2 对底物还原能力检测方法 | 第19-20页 |
1.2.3 抗脂质过氧化方法测定 | 第20-21页 |
1.2.4 理论计算在抗氧化方面的应用 | 第21-22页 |
1.3 本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2-24页 |
2 姜黄素类化合物制备及结构确证 | 第24-42页 |
2.1 引言 | 第24页 |
2.2 实验材料 | 第24-26页 |
2.2.1 实验试剂 | 第24-25页 |
2.2.2 实验仪器 | 第25-26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26-33页 |
2.3.1 姜黄素类化合物制备 | 第26-31页 |
2.3.2 综合分析 | 第31-33页 |
2.4 结果与讨论 | 第33-39页 |
2.4.1 CUR、DMC、BDMC、BIMC、CURC结构确证 | 第33-36页 |
2.4.2 综合分析 | 第36-3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9-42页 |
3 姜黄素类化合物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 第42-66页 |
3.1 引言 | 第42页 |
3.2 实验材料 | 第42-44页 |
3.2.1 实验试剂 | 第42-44页 |
3.2.2 实验仪器 | 第44页 |
3.3 实验方法 | 第44-48页 |
3.3.1 DPPH·清除实验 | 第44-45页 |
3.3.2 ABTS·~+清除实验 | 第45页 |
3.3.3 O_2~-·清除实验 | 第45-46页 |
3.3.4 ·OH清除实验 | 第46页 |
3.3.5 ORAC实验 | 第46页 |
3.3.6 FRAP实验 | 第46-47页 |
3.3.7 抗脂质过氧化实验 | 第47-48页 |
3.4 结果与讨论 | 第48-60页 |
3.4.1 姜黄素类化合物的清除自由基活性测定结果 | 第48-49页 |
3.4.2 姜黄素类化合物对DPPH·的抑制作用 | 第49-50页 |
3.4.3 姜黄素类化合物对ABTS·~+的抑制作用 | 第50-51页 |
3.4.4 姜黄素类化合物对O_2~-·的抑制作用 | 第51-52页 |
3.4.5 姜黄素类化合物对·OH的抑制作用 | 第52-53页 |
3.4.6 姜黄素类化合物对ORAC的影响 | 第53-54页 |
3.4.7 姜黄素类化合物对FRAP的影响 | 第54-55页 |
3.4.8 抗脂质过氧化实验 | 第55-60页 |
3.5 姜黄素类化合物抗氧化构-效关系分析 | 第60-64页 |
3.5.1 构效关系定性分析 | 第60-62页 |
3.5.2 构效关系定量分析 | 第62-64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4 姜黄素类化合物抗氧化作用机制研究 | 第66-76页 |
4.1 引言 | 第66页 |
4.2 量子化学基本理论 | 第66-67页 |
4.3 计算方法 | 第67-68页 |
4.4 结果与讨论 | 第68-73页 |
4.4.1 O-H键的BDE | 第68-71页 |
4.4.2 电离能(IP) | 第71-72页 |
4.4.3 前线分子轨道 | 第72-7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3-76页 |
5 总结与展望 | 第76-80页 |
附录 姜黄素类化合物综合分析谱图 | 第80-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90页 |
致谢 | 第90-9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2-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