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有机化学论文

非水相全细胞催化酚苷化合物酰化反应的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6页
    1.1 非水相生物催化第14-20页
        1.1.1 非水相全细胞催化的特点第14页
        1.1.2 用于生物催化的非水介质第14-17页
            1.1.2.1 水-有机溶剂混合体系第15页
            1.1.2.2 混合有机溶剂体系第15页
            1.1.2.3 离子液体第15-16页
            1.1.2.4 超临界流体和气体体系第16页
            1.1.2.5 无溶剂体系第16-17页
        1.1.3 影响非水相中生物催化的主要因素第17-18页
            1.1.3.1 水在非水相生物催化反应中的作用第17页
            1.1.3.2 非水溶剂在非水相生物催化反应中的作用第17-18页
            1.1.3.3 其它影响因素第18页
        1.1.4 非水相生物催化的应用第18-20页
    1.2 糖苷类化合物的生理功能及应用第20-21页
        1.2.1 糖苷类化合物的生理功能第20页
        1.2.2 糖苷类化合物的应用第20-21页
    1.3 糖苷酯类化合物的研究现状第21-23页
        1.3.1 糖苷酯类化合物的合成现状第21-22页
        1.3.2 糖苷酯类化合物的生理功能及应用第22-23页
            1.3.2.1 糖苷酯类化合物的生理功能第22页
            1.3.2.2 糖苷类化合物的应用第22-23页
    1.4 糖苷类化合物的全细胞催化酰化第23-24页
    1.5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意义第24-26页
第二章 可选择性催化熊果苷酰化反应菌种的筛选及产物结构解析第26-40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27页
        2.1.1 菌种第27页
        2.1.2 主要试剂第27页
    2.2 仪器与设备第27-28页
    2.3 实验方法第28-30页
        2.3.1 菌种培养方法第28页
        2.3.2 全细胞催化剂制备方法第28-29页
        2.3.3 微生物全细胞催化熊果苷丙酰化反应第29页
        2.3.4 微生物全细胞催化白藜芦醇苷丙酰化反应第29页
        2.3.5 反应初速度和转化率的计算第29页
            2.3.5.1 初速度V0值第29页
            2.3.5.2 底物转化率第29页
        2.3.6 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第29页
        2.3.7 产物分离纯化与结构鉴定第29-30页
    2.4 结果与讨论第30-38页
        2.4.1 不同微生物全细胞催化熊果苷丙酰化反应第30-34页
            2.4.1.1 含大豆油培养基培养菌种全细胞催化熊果苷丙酰化反应第30-32页
            2.4.1.2 含表面活性剂培养基培养菌种全细胞催化熊果苷丙酰化反应第32-33页
            2.4.1.3 含葡萄糖培养基培养菌种全细胞催化熊果苷丙酰化反应第33-34页
        2.4.2 含大豆油中不同菌种全细胞催化白藜芦醇苷丙酰化反应的研究第34-35页
        2.4.3 全细胞催化熊果苷丙酰化反应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第35-36页
        2.4.4 全细胞催化熊果苷丙酰化反应产物的质谱分析第36页
        2.4.5 全细胞催化熊果苷丙酰化反应产物的核磁共振碳谱分析第36-38页
    2.5 本章小结第38-40页
第三章 非水相全细胞催化熊果苷丙酰化反应体系的研究第40-51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40页
        3.1.1 菌种第40页
        3.1.2 主要试剂第40页
    3.2 仪器与设备第40页
    3.3 实验方法第40-42页
        3.3.1 菌种培养方法第40页
        3.3.2 全细胞催化剂制备方法第40-41页
        3.3.3 反应初速度和转化率的计算第41页
        3.3.4 纯有机溶剂种类对近平滑假丝酵母全细胞催化熊果苷丙酰化反应的影响第41页
        3.3.5 混合有机溶剂中低疏水性有机溶剂种类对近平滑假丝酵母全细胞催化熊果苷丙酰化反应的影响第41页
        3.3.6 底物摩尔比对THF中近平滑假丝酵母全细胞催化熊果苷丙酰化反应的影响第41页
        3.3.7 全细胞催化剂用量对THF中近平滑假丝酵母全细胞催化熊果苷丙酰化反应的影响第41-42页
        3.3.8 反应时间对近平滑假丝酵母全细胞催化熊果苷丙酰化反应的影响第42页
        3.3.9 操作稳定性第42页
    3.4 结果与讨论第42-49页
        3.4.1 纯有机溶剂种类对近平滑假丝酵母全细胞催化熊果苷丙酰化反应的影响第42-43页
        3.4.2 混合有机溶剂中低疏水性有机溶剂种类对近平滑假丝酵母全细胞催化熊果苷丙酰化反应的影响第43-44页
        3.4.3 底物摩尔比对THF中近平滑假丝酵母全细胞催化熊果苷丙酰化反应的影响第44-45页
        3.4.4 全细胞催化剂用量对THF中近平滑假丝酵母全细胞催化熊果苷丙酰化反应的影响第45-46页
        3.4.5 反应时间对近平滑假丝酵母全细胞催化熊果苷丙酰化反应的影响第46-48页
        3.4.6 操作稳定性第48-49页
    3.5 本章小结第49-51页
第四章 微生物全细胞在酚苷化合物酰化反应中的底物识别特性研究第51-82页
    4.1 实验材料第52页
        4.1.1 菌种第52页
        4.1.2 主要试剂第52页
    4.2 仪器与设备第52页
    4.3 实验方法第52-54页
        4.3.1 菌种培养方法第52页
        4.3.2 全细胞催化剂制备方法第52页
        4.3.3 反应初速度和转化率的计算第52-53页
            4.3.3.1 初速度V0值第52-53页
            4.3.3.2 底物转化率第53页
        4.3.4 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第53页
        4.3.5 不同链长脂肪酸乙烯酯对全细胞催化熊果苷酰化反应的影响第53页
        4.3.6 产物logp值的测定第53-54页
        4.3.7 产物分离纯化与结构鉴定第54页
    4.4 结果与讨论第54-80页
        4.4.1 不同链长的酰基供体对近平滑假丝酵母全细胞反应活性的影响第54-66页
        4.4.2 酚苷化合物结构对近平滑假丝酵母全细胞催化酰化反应活性的影响第66-67页
        4.4.3 酚苷化合物结构对米曲霉全细胞催化酚苷丙酰化反应活性的影响第67-68页
        4.4.4 酚苷化合物结构对微生物全细胞区域选择性的影响第68-74页
        4.4.5 全细胞催化不同酚苷化合物酰化反应中单/双酯生成规律研究第74-76页
        4.4.6 有机溶剂种类对微生物细胞催化其它酚苷化合物酰化反应的催化行为的影响第76-77页
        4.4.7 全细胞催化白藜芦醇苷丙酰化反应中关键因素的影响研究第77-79页
        4.4.8 最优体系中微生物细胞催化熊果苷丙酰化模型与白藜芦醇苷丙酰化反应对比第79-80页
    4.5 本章小结第80-82页
结论与展望第82-85页
参考文献第85-98页
附录~(13)C NMR谱图第98-10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05-106页
致谢第106-107页
附件第107页

论文共10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纤维素纳米晶稳定高内相乳液及应用
下一篇:异核金属氧化物团簇上的小分子氧化反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