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吉他音乐的隐写术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2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1.2 信息隐藏 | 第10-14页 |
1.2.1 信息隐藏的发展 | 第10-12页 |
1.2.2 信息隐藏的技术的分支 | 第12-14页 |
1.3 隐写术 | 第14-16页 |
1.3.1 隐写术的一般模型 | 第14-15页 |
1.3.2 隐写术的分类 | 第15页 |
1.3.3 隐写系统的性能评价 | 第15-16页 |
1.4 面向音乐的隐写术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16-19页 |
1.5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组织结构 | 第19-22页 |
1.5.1 存在的问题和主要工作 | 第19-20页 |
1.5.2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20-22页 |
第2章 音乐和谐度评价标准 | 第22-31页 |
2.1 音乐和谐规则 | 第22-24页 |
2.2 音乐的评价方法 | 第24-30页 |
2.2.1 ABX盲听测试 | 第24-25页 |
2.2.2 Helmholtz和谐度理论 | 第25-26页 |
2.2.3 不和谐值 | 第26-28页 |
2.2.4 和谐熵 | 第28-30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3章 基于吉他谱的隐写方法 | 第31-44页 |
3.1 吉他谱及其隐写特性 | 第31-34页 |
3.1.1 吉他和弦种类 | 第32页 |
3.1.2 和弦图例符号 | 第32-33页 |
3.1.3 指法符号 | 第33-34页 |
3.1.4 数字符号 | 第34页 |
3.2 吉他谱中的隐写策略 | 第34-38页 |
3.2.1 基于和弦种类的隐写策略 | 第34-35页 |
3.2.2 基于和弦图例的隐写策略 | 第35-36页 |
3.2.3 基于指法谱的隐写策略 | 第36-37页 |
3.2.4 基于简谱的隐写策略 | 第37-38页 |
3.3 基于吉他谱的隐写方法 | 第38-40页 |
3.4 性能评价 | 第40-4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4章 基于音符调制的吉他伴奏隐写方法 | 第44-57页 |
4.1 音乐理论中的和声效果 | 第44-45页 |
4.2 基于音符调制的隐写方法 | 第45-50页 |
4.3 性能评价 | 第50-5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5章 基于吉他独奏自生成的隐写方法 | 第57-70页 |
5.1 遗传算法 | 第57-59页 |
5.2 基于吉他独奏自生成的隐写方法 | 第59-66页 |
5.2.1 节奏自生成 | 第60-63页 |
5.2.2 旋律自生成 | 第63-66页 |
5.3 性能评价 | 第66-6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0-73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70-71页 |
6.2 展望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9页 |
致谢 | 第79-81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81-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