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1 绪论 | 第10-28页 |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页 |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9页 |
| 1.2.1 国内马拉松运动现状 | 第10-12页 |
| 1.2.2 国内外马拉松运动安全事故预防救治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1.2.3 国内外跌倒检测识别方式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 1.2.4 国内外基于穿戴式跌倒检测预报警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 1.2.5 国内外跌倒检测算法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9-21页 |
| 1.3.1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 1.3.2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 1.4 实验环境的建立 | 第21-27页 |
| 1.4.1 实验数据采集端设计制作 | 第21页 |
| 1.4.2 三轴加速度传感器集成模块选择 | 第21-23页 |
| 1.4.3 MCU中央处理器模块的选择 | 第23-25页 |
| 1.4.4 实验存储芯片的选择 | 第25-26页 |
| 1.4.5 电源模块的选择与设计 | 第26-27页 |
| 1.5 小结 | 第27-28页 |
| 2 跌倒模式实验 | 第28-33页 |
| 2.1 跌倒研究分析 | 第28-29页 |
| 2.1.1 跌倒原因分析 | 第28页 |
| 2.1.2 跌倒过程分析 | 第28-29页 |
| 2.2 采集设备的定位 | 第29-31页 |
| 2.2.1 确定采集设备佩戴位置 | 第29页 |
| 2.2.2 确定采集设备佩戴方向 | 第29-30页 |
| 2.2.3 确定采集设备采样频率 | 第30-31页 |
| 2.3 跌倒模式实验研究 | 第31-33页 |
| 2.3.1 跌倒模式实验设计 | 第31-32页 |
| 2.3.2 跌倒模式实验的组织 | 第32-33页 |
| 3 跌倒算法模型的建立 | 第33-43页 |
| 3.1 基于合加速度阈值算法 | 第33页 |
| 3.2 实验数据分析 | 第33-41页 |
| 3.2.1 跌倒速度对SMV特征曲线影响分析 | 第33-35页 |
| 3.2.2 跌倒方向对SMV特征曲线影响分析 | 第35-38页 |
| 3.2.3 身高对SMV特征曲线影响分析 | 第38-41页 |
| 3.2.4 小结 | 第41页 |
| 3.3 SMV特征量阈值的确定 | 第41-42页 |
| 3.4 小结 | 第42-43页 |
| 4 跌倒算法的应用 | 第43-50页 |
| 4.1 马拉松运动监控系统整体构架 | 第43页 |
| 4.2 系统数据采集设备 | 第43-44页 |
| 4.3 系统服务端 | 第44-46页 |
| 4.3.1 程序语言的选择 | 第44页 |
| 4.3.2 报警逻辑流程设计 | 第44-45页 |
| 4.3.3 程序设计与编写 | 第45-46页 |
| 4.4 系统APP端 | 第46-47页 |
| 4.4.1 功能介绍 | 第46-47页 |
| 4.5 跌倒算法的实验检验 | 第47-49页 |
| 4.6 小结 | 第49-50页 |
| 5 结论与展望 | 第50-51页 |
| 5.1 结论 | 第50页 |
| 5.2 展望 | 第50-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 附录 | 第54-79页 |
| 实验数据展示 | 第54-79页 |
| 身高155cm测试者实验数据 | 第54-62页 |
| 身高170cm测试者实验数据 | 第62-70页 |
| 身高180cm测试者实验数据 | 第70-79页 |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