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与劳伦斯长篇小说的关系研究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绪论 | 第11-17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1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三、选题意义与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第一章 劳伦斯长篇小说与绘画的共通之处 | 第17-23页 |
第一节 小说与绘画内容的呼应 | 第17-19页 |
第二节 小说与绘画主题的一致 | 第19-23页 |
一、肉身成道 | 第19-20页 |
二、性的和谐 | 第20-21页 |
三、天人和谐 | 第21-23页 |
第二章 环境描写中的绘画因素 | 第23-32页 |
第一节 英国风景画笔法下的自然风光 | 第23-26页 |
一、劳伦斯与英国风景画派的渊源 | 第23-24页 |
二、《白孔雀》中的绘画因素及其作用 | 第24-26页 |
第二节 “印象式”的矿区和城市环境 | 第26-30页 |
一、《儿子与情人》中的“光”与“色” | 第27-28页 |
二、对比色下的乡村与城市 | 第28-30页 |
第三节 表现主义手法与环境描写 | 第30-32页 |
一、劳伦斯与表现主义 | 第30页 |
二、带有主观情感的环境描写 | 第30-32页 |
第三章 人物塑造中的绘画因素 | 第32-43页 |
第一节 色彩斑斓的人物塑造 | 第32-39页 |
一、用代表色来塑造人物形象 | 第33-35页 |
二、用组合色塑造人物形象 | 第35-36页 |
三、用对比色塑造人物形象 | 第36-37页 |
四、用色彩表达人物情感 | 第37-39页 |
第二节 表现主义手法与人物塑造 | 第39-43页 |
一、人物的非理性心理:潜意识 | 第39-41页 |
二、人物的“血性”本质 | 第41-43页 |
第四章 绘画因素与劳伦斯长篇小说的风格形成 | 第43-50页 |
第一节 绘画因素对文体风格转变的推动作用 | 第43-47页 |
一、《白孔雀》:现实主义小说 | 第43-44页 |
二、《儿子与情人》:兼具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风格 | 第44-45页 |
三、《恋爱中的女人》:现代主义小说 | 第45-47页 |
第二节 绘画因素促成了劳伦斯小说的独特性 | 第47-50页 |
一、直觉与潜意识 | 第47-48页 |
二、典型的人物性格 | 第48-49页 |
三、双重风格的语言 | 第49-50页 |
结语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