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21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7-8页 |
(一)现阶段我国学校课程实施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 第7页 |
(二)朝向核心素养的课程整合成为现实关照 | 第7-8页 |
(三)个人研究兴趣 | 第8页 |
二、研究设计 | 第8-12页 |
(一)研究问题 | 第8-9页 |
(二)研究对象 | 第9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四)研究思路 | 第10-11页 |
(五)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第12-13页 |
(一)核心素养 | 第12-13页 |
(二)课程整合 | 第13页 |
四、文献综述 | 第13-19页 |
(一)境外关于朝向核心素养课程整合的研究 | 第13-16页 |
(二)国内关于朝向核心素养课程整合的研究 | 第16-19页 |
五、已有研究特点与启示 | 第19-21页 |
第二章 追根溯源:从校本课程开发到朝向核心素养课程整合的发展历程 | 第21-28页 |
一、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提出及学校层面的校本课程开发 | 第21-22页 |
二、学校层面的课程整合 | 第22-24页 |
三、核心素养成为课程整合的切入点、聚合点和目标点 | 第24-28页 |
(一)为什么要提“学生核心素养” | 第24-25页 |
(二)“学生核心素养”的内涵是什么 | 第25-26页 |
(三)如何基于核心素养进行课程整合 | 第26-28页 |
第三章 朝向核心素养的课程整合—一个成功的案例 | 第28-50页 |
一、个案学校课程整合背景和过程 | 第28-32页 |
(一)Y小学课程整合的背景 | 第28-29页 |
(二)Y小学课程整合动因探析 | 第29-30页 |
(三)Y小学课程整合过程分析 | 第30-32页 |
二、实践探索:Y小学课程整合具体内容分析 | 第32-50页 |
(一)多主体的课程整合 | 第32-34页 |
(二)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 | 第34-39页 |
(三)朝向核心素养的多样化课程整合模式 | 第39-45页 |
(四)朝向核心素养的表现性评价 | 第45-50页 |
第四章 朝向核心素养课程整合的初步探索—基于H小学的行动研究 | 第50-60页 |
一、H学校课程整合背景 | 第50页 |
二、H学校课程整合过程 | 第50-60页 |
(一)制定学校总体课程规划方案 | 第51页 |
(二)定位融合型课程目标 | 第51页 |
(三)围绕课程群目标,确定相关整合课程内容 | 第51-54页 |
(四)试整合:实施部分学科整合实验 | 第54-58页 |
(五)在探索中前进:调整和深化整合 | 第58-60页 |
第五章 问题与反思:朝向核心素养课程整合的思考 | 第60-65页 |
一、朝向核心素养课程整合的本质思考 | 第60页 |
二、朝向核心素养课程整合实践中的问题 | 第60-62页 |
(一)课程整合没有凸显核心素养的本质诉求 | 第60-61页 |
(二)专业技术的缺失 | 第61-62页 |
(三)教师低水平的整合现状 | 第62页 |
三、朝向核心素养课程整合的反思与建议 | 第62-65页 |
(一)学校层面核心素养的确定需要更全面的考量 | 第62-63页 |
(二)课程整合需要进一步强化课程领导 | 第63页 |
(三)课程整合需要提升教师的课程素养 | 第63-64页 |
(四)课程整合需要加强课程理论专家的指导 | 第64-65页 |
结语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