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朝鲜战争小说中的英雄形象比较研究--以《无名高地有了名》和《猪排山》为中心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 ·《无名高地有了名》与《猪排山》 | 第9-10页 |
|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美国朝鲜战争文学的研究现状 | 第10页 |
| ·中国朝鲜战争文学的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英雄形象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写作目的及意义 | 第12-14页 |
| 第二章 不同范型的英雄形象 | 第14-25页 |
| ·集体主义英雄形象与个人主义英雄形象 | 第14-17页 |
| ·《无名高地有了名》中的集体主义英雄形象 | 第14-15页 |
| ·《猪排山》中的个人主义英雄形象 | 第15-17页 |
| ·完美英雄形象与残缺英雄形象 | 第17-20页 |
| ·《无名高地有了名》中的完美英雄形象 | 第17-19页 |
| ·《猪排山》中的残缺英雄形象 | 第19-20页 |
| ·理性化的英雄形象与情感化的英雄形象 | 第20-25页 |
| ·对比下的理性化英雄形象 | 第21-22页 |
| ·对比下的情感化英雄形象 | 第22-25页 |
| 第三章 政治、文化语境与不同范型英雄形象建构 | 第25-38页 |
| ·政治历史语境与英雄形象的建构 | 第25-28页 |
| ·抗美援朝与英雄形象的建构 | 第25-26页 |
| ·"一场被遗忘的战争"与英雄形象的建构 | 第26-28页 |
| ·文化语境与英雄形象的建构 | 第28-38页 |
| ·儒家传统与革命英雄形象 | 第30-32页 |
| ·"个人主义"与非"崇高"英雄形象 | 第32-34页 |
| ·传统文化与英雄题材创作 | 第34-38页 |
| 第四章 结论 | 第38-40页 |
| 参考文献 | 第40-44页 |
| 致谢 | 第44页 |